从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如果违反条例,可能会面临最高元的罚款。
而且,不但上海当地居民要遵守条例,所有进入上海区域的游客,都要遵守此规定。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在上海已经纳入了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一时之间,上海人民的生活重心全变成了如何分辨垃圾种类。
也许你还在幸灾乐祸之间不在上海,也没有要去上海旅游的打算。但,别高兴得太早,上海只是试点,在年底之内内,垃圾分类将普及到全国46个重点城市。
你我都要进行垃圾分类,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逼疯上海人民的垃圾分类到底是怎么分法。不是夸张,小编我看完之后简直要怀疑人生了。
现在普遍的分法是分四大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如果你拿出一张干的卫生纸,擦了一下灰尘扔掉,这是干垃圾。很简单。
如果你满头大汗,拿纸巾擦了汗,整张纸巾都湿了,这是什么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错!还是干垃圾!
你磕了一堆瓜子皮要扔掉,这是什么垃圾?干垃圾?错!这是湿垃圾!
这还算简单的。如果你喝了一杯珍珠奶茶,没喝完,那么,塑料盖子是可回收垃圾,纸杯是干垃圾,液体要倒下水道,珍珠……应该是湿垃圾吧。
如果点了一盒外卖,塑料包装盒是可回收垃圾,一次性筷子是干垃圾,剩饭剩菜是湿垃圾。
如果你煲了个骨头汤,大骨头是干垃圾,被你嚼碎了的碎骨头是湿垃圾。也就是你吃完之后还得拣一下自己的菜渣……
榴莲是湿垃圾,榴莲的壳是干垃圾,香蕉皮是湿垃圾……
是不是开始要疯的节奏?
机智的网友们做了个划分:猪能吃的叫湿垃圾,猪不吃的叫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卖出去换猪的叫可回收垃圾。
er……好吧。
为了替大家分忧,支付宝也很贴心地在今天推出了“垃圾分类指南”。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都会用得上了。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垃圾分类是好事,并且势在必行。我们在嬉笑的同时,确实也该好好地准备准备了。
(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