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垃圾分类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http://m.39.net/pf/a_4791308.html

互联网和垃圾分类,能“+”在一起吗

老张今年五十多岁,每天七点出门。他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地点,走街串巷回收家里废弃的报纸、酒瓶、纸箱等各种物品。下午,老张会把收来的废品运送到废品回收站,把收来的东西卖出去。在回收站,这些废品会被挑选、整理的更加细致,再送到下一个环节。

几年前,老张把过去用的人力三轮车换成了电动的。可是,随着整治、拆除违建等管理工作,一些废品回收站取消或者越搬越远,废品价格一直不温不火,很多人退出了这一行。老张还在坚持着,老家的大女儿就要出嫁、小儿子正在上大学。

干这一行,老张很有些心得,要多赚钱就要会说话,手脚勤快,临走把客户家里垃圾都清理干净。但是,也不能一次赚太多,小区里的大妈会用是否“实在”来评价每个来回收废品的人,“口碑”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信用评价体系。

今天,老张来到一个小区门口想看看有没有生意,却被物业告知,现在小区里所有的业主的废品不用他来收了,因为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智能设备,可以自动回收废品并支付回报。老张顺势望去,那是一个个彩色的铁箱子。老张只知道在网上可以买东西、订外卖,可从来没想到,收废品竟然也能在网上操作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垃圾分类”

这些设备的出现对应的是国家最近两年垃圾分类的号召。其实,垃圾分类推行十几年,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有一个必须考虑到命题,就是通过垃圾分类,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目的简单说就是要“资源化”和“无害化”。一般垃圾分类方法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水分多、油量大等特点需要专门工艺利用或处理,做到资源化。有害垃圾也需要专门的技术处理。其他垃圾类似卫生纸、卫生巾等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需要焚烧或填埋等处理,做到无害化。

而那些可回收垃圾呢?

其实,以老张为代表,背后是一个庞大群体,据统计,这个群体在中国至少几百万人,包括各类拾荒者和商贩。我们一般俗称为“收废品的”,他们有的走街串巷,有的设立站点,把收来的废品更精细的分类然后送到下一个工序,最后这些废品被各种工厂用作制造新产品的材料。

这些可回收的废品,能够占到中国所有垃圾产量的30%左右,经过这些群“非正规废品回收体系”的运作,其中90%的资源被重新利用。

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有一条现成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条,能够处理绝大部分的可回收资源,

从年开始研究中国回收产业的维也纳大学学者潘介明在调研中发现:在北京,这个“非正规部门”回收了90%以上的家庭废品,占城市全部废品总量的74%。此外,它还回收了中国60~80%的电子废弃物,向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企业提供了90%的原材料,支撑起了这个正规产业。

潘介明还发现,这个部门为政府节省了巨额财政开支,这在年是4亿人民币,年达到8亿。而这还只是算了垃圾处理费用,若是把减少污染和节能降排考虑进去,节约的开支就更多。

再来看看那些以“互联网+”为亮点的回收企业运作模式。

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文中提到:“通过“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

于是,众多“互联网+垃圾分类”企业纷纷出现,而地方政府一般也是采取支持的态度。

其实,由企业搞回收的成本会非常高昂,持续运营难度非常大。而那些借互联网平台,期待在网上“收废品”的企业呢?

有的公司尝试各种废品回收类APP。其中有一类是通过手机预约个体废品回收者。但是这些App对于个体废品回收者的吸引力和约束力都不强,因为废品回收很讲究区域划分,使用APP对这些回收者的收入增加影响有限。另外受整体政策环境影响,人员流失非常大。

另一类APP直接聘用回收员,如在北京开展业务的“再生活”。它年9月上线,经过了多轮千万级融资,年底注册用户25万,覆盖北京个小区,日活用户2万。却已经在年10月停止运营。

更重要的问题是:大部分“互联网+垃圾分类”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涉及垃圾处理中的“厨余垃圾”,对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回报很少或根本没有回报。需要客户再扔完可回收垃圾后,再去扔掉那些“没用”的垃圾。

笔者把这一现象概括为“真回收、假分类”。

那么,我们尝试分析一下,这些垃圾回收企业乘互联网的东风,为何屡遭失利?我们知道,好的市场模式必然能够解决用户某些需求,或者创造出一些需求。

“苹果”在人类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创造”出了人们对智能设备的需求。而那些“共享单车”们,虽然有些问题受人诟病,却确实解决了人们短程代步工具的需求,所以活了下来。

而那些“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呢,似乎并没有根本上替代废品回收人员的优势。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如果用户发现用这些设备增加了自己的劳动量,反而不如找老张这样的废品回收人员,这种模式又会持续多久?另外,设备生产维护、运营、宣传,和后期对收来的资源进行更精细化处理带来的成本,是否能通过单纯的市场运作就能承担的起?

那么,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靠资本运作,“垃圾分类”是目前从上到下全民热议的话题,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土壤。

二是靠政府补贴。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期待更“正规”的企业替代现有模式,完成垃圾资环回收和垃圾分类。

一款名为“绿色地球”的互联网垃圾回收企业创始人接受采访时提到,“就在团队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成都锦江区政府帮了他们一把,拍板花万买了他们一年的服务,让他们在一个区先做试点,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有了政府做背书宣传起来顺利多了。”

其实,政府接盘也不是突发奇想。对于原有回收行业正规化、现代化,进行“产业升级”的设想,不是近期才有。

十年前,商务部就开始尝试在各地区建立定点回收企业、建设回收网络。当时的口号是“规范前端、物流配送、专业分拣、厂家直挂”。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建设归建设,建完之后配套设施、管理和政策却完全缺位,因而这套体系几乎没有发挥设想中的作用。

那么,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资本运作和政府补贴之后呢?时间可能会冲淡一切,届时,餐厨垃圾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公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意识是否会有提升?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银能否达到想要的目的,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回到老张,正要离开的老张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老客户公司正在搬家,让他去帮把手,一块处理各种废弃的东西。老张知道,这次估计不轻松,但也能小赚一把。

今后的事情他来不及想,也想不明白,只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1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