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和美国都有一所「西北大学」。
两校的英文名也差不多,美国的西北大学是:NorthwesternUniversity,咱中国的西北大学,英文名字是NorthwestUniversity。
这俩学校不仅撞了名字,更巧的是,它们这几天都在号召捐款,不过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年9月22日,美国西北大学宣布,其筹款活动「WeWill」筹集了超过60亿美元的巨款。其中最大的一笔捐款来自PatrickG.和ShirleyW.Ryan家族捐赠的4.8亿美元,这也是西北大学历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图片来源:northwestern.edu
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亿,比国内最土豪的清华大学一年经费还要再多1个中科大啊!(清华大学年预算经费为.28亿元,中科大为73亿元)
与富得流油的美国西北大学比起来,中国西北大学这边就很惨了,校庆的一波「哭穷」操作惹来一片争议。
10月14日,西北大学官方微博账号发了一则捐款倡议:
在建校周年之际,西北大学校友总会倡议每月校友和教职工省下一杯奶茶(11.9元)、每位在校学生省下一杯豆浆(1.19元)钱,用于助力母校发展,同时还附上了2张付款码。
倡议发出后,引来不少围观。一所大学竟然求校友捐11.9元奶茶钱,这充满黑色幽默的现象背后,却是西北大学经费捉襟见肘的辛酸。
坊间曾有个都市传说,如果在网上搜索「中国最穷大学」,结果里十有八九都显示是「西北大学」。
图片来源:百度知道
一所大学被戏称为「最穷」着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场奶茶募捐的闹剧,西北大学算是彻底把这个名号给坐实了。
西北大学,真的很穷
在陕西高校界,一直有个玄学问题:西北大学是否没落了?
两拨人为了这个问题吵了很多年,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虽然西北大学是否没落还不好说,但没钱是真的。
坐落于关中平原上的古都西安,西北大学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漠黄沙,也因此错过了不少优质生源。而西北大学在地理位置上吃的亏远不止招生,还有钱。
评价经济发展好不好,主要看2个指标,一个是总量,另一个则是增速。我们不妨对照这个,来看看西北大学到底有多缺钱......
先看总量。
年,西北大学只拿到了14.18亿的经费预算,在全国多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排到了区区第位,埋没于一众普通高校中,着实有些对不起「一流学科高校」的名头。
图片来源:青塔
这个可怜巴巴的经费预算,且不和全国的「双一流」高校比了,即便放在陕西省内的一众「双一流」弟兄里,也是垫底的。
作为高教大省,陕西省共有8所「双一流」高校,其中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西北大学是唯一的省属高校,这直接导致它的经费预算被同省几所部属高校拉开了一大截。
除了第四军医大学没有查到数据,剩余的高校里,教育部直属的西交大、工信部直属的西工大经费预算均已突破百亿,其他4所部属「双一流」——西电、西农、长大、陕师大的预算总经费分别为51.78亿元、45.55亿元、35.71亿元、31.87亿元。
以往那个常被拿来同西北大学比较的陕师大,如今都是它的2倍有余了,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学去年的经费预算只有8.45亿,在众多高校中的排名比今年还要惨。今年的预算虽然暴涨了67.8%,但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灿烂。
据坊间传言,年西北大学预算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就是为了全运会盖的,所以经费暴增了好几亿。年,如果不出意外,西北大学预算又将少好几亿。
西北大学总量上,不光比不过部属高校,和其他省的省属高校比也是落尽下风。
同为省属高校、计划的苏州大学,今年预算收入高达32.84亿,其中仅来自江苏省的财政拨款,就有14.2亿——比西大全年总预算收入还高出一点。
而南方的「普通高校」深圳大学,今年的预算收入是惊人75.33亿,比年增加了14.4亿,嗯,增加了一个西北大学......
难怪在中国地方高校里面,有一个「南帝北丐」的说法,南帝就是财大气粗的深圳大学,北丐就是穷的叮当响的西北大学。
如果觉得和东部沿海的高校比欺负人,那就再和西部省份的老表们比一比。
广西大学和云南大学同为省属大学,但作为省内「双一流」独苗,往往能受到更多特别关照,同年预算收入分别高达31.26亿和28.83亿,西北大学和它们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看过了总量的凄惨,再来看看增速。
从年名单出炉,到年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青塔团队统计整理了余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4年的预算收入经费明细。
根据统计数据,年至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年度预算收入经费平均增长了31.21%,而中西部21所「双一流」高校平均增长了29.27%,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至年预算经费情况|图片来源:青塔
而西北大学的经费增速数据依旧是垫底的。
对比年、年的数据,还会发现,西北大学的经费一直在缩减。即使和年刚入选「双一流」时相比,也只是保持了3.05%的微涨幅度,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
知道西北大学穷,没想到这么穷。
难怪那条募捐微博下有不少校友为西北大学「哭穷」:
「在校到毕业,感觉西大一直挺大方。这次虽说是倡议,但这样伸手,看来真的缺钱了吧,救救西大,太惨了太惨了.......」
西北大学,为什么穷?
当笔者试图寻找是什么导致了「西大固穷」时,却发现种种缘由交叉错杂,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西北大学面临着经费短缺的窘境。
1.西部省属
在国内,高校的出身,决定着拿到的科研经费的来源和多寡。
部属高校,靠的是教育部或国务院其他部门;而省属高校主要靠省财政。因此,省属高校相比能享受到更多资源的部属高校,更加依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发展也更受制约。
以2所「地主家的亲儿子」为例,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年预算经费分别为32.84亿和29.07亿,作为经济强省/市的高校,它们已经享受了当地最顶级的资源。
但尽管如此,和同省/城部属高校相比,依然差距显著。
在江苏,部属高校河海大学预算为47.31亿,是苏州大学的近1.5倍;在北京,部属高校北京交通大学预算为55.93亿,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接近2倍
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地方高校里的土豪都比不上部属高校,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及东北地区,地方高校的命运则更加坎坷。
除了14.18亿的西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为14.01亿,延边大学为6.71亿,连上述两所高校经费的1/3都不到,甚至只是部属高校经费的一个零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同样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水平。
2.僧多粥少
虽然经济发展一般,但如果当地愿意一把子支持,省属高校的预算还是很可观的,云南和广西的老表已经做出了示范。
可西北大学所在的陕西,偏偏就是最典型的「高教大省,财政穷省」。
年,陕西省有89所都是省属高等院校,省财政教育支出只有个亿。作为对比,北京才25所市属高等院校,市财政教育支出却足足给了个亿!
省财政教育支出少,这真不怪陕西省抠门,它已经尽力了。年,陕西省的财政收入不到北京的4成,只有.9亿元。
本来钱就少,可高校又多,最后只能是大家都吃不饱,这就是陕西高等教育的窘境。陕西省的所有省属高校,能迈过10亿经费这个大关的屈指可数。
年,西北大学的经费里,来自政府拨款的有2.2亿,可以说陕西已经给了西北大学很好的资源了,无奈它也只能给这么多了。
图片来源:青塔
有人调侃陕西的高校分2拨:一边是西交西农西工大这些部属大户人家,一边是西大扛旗的73所省属穷弟兄。
现在看来,真实且扎心。
西北大学,真的不差
西北大学的祖上是阔过的。
它是历史上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一度有着「南有西南联大,北有西北联大」的美称。
可惜好景不长,西北联大后来被多次拆分。
年,工学院和农学院被拆出去,分别是如今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年,又失去了医学院和师范学院,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兰州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年,俄文系、师范学院、法律系、经济系等均被分离重组,分别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陕西财经学院的前身。
所以,西北大学有一个很牛的外号:「西北高校之母」。
年,西北大学从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变成了省属大学,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它真的不差。
以学科建设为例,在年第四轮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中,西北大学有2个学科进入A类,16个学科进入前30%,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学科还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西北大学的2个A类学科|图片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西北大学的科研产出同样不低。
年,西北大学获批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4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6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科研到款经费3.58亿元,其中理工类纵向项目到款2.26亿元,创历史新高。
年8月,西北大学公布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结果。在申报的各类项目项,共有项项目获得资助,获批直接经费万元,项目资助率24.87%,超过基金委平均资助率8个百分点。获批项目数较上年同期增长9.92%。
这些成绩,足以傲视大多数西部大学,用校长郭立宏的话来说,「西北大学投入产出比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对她的学生,同样关怀入微。
正如一些西大学子在微博评论中提到的,西大,除了穷其实没有太明显的缺点:年西大评选全国文明校园后给每位在校生打款元;冬天洗手有热水;学校卫生间有卫生纸......
图片来源:微博
就是这样一所有底蕴、有实力、还很可爱的高校,却面临着经费短缺的窘境,以至于如今发起略显寒酸的募捐。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位捐赠
截至笔者撰稿,西北大学已经募集了逾70万的资金,有超过1.4万人次慷慨解囊,这背后,或是叹息于西北大学的困窘、或是感恩于西北大学的教育。
这笔资金对于改变西北大学缺钱的现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它是一团可贵的星星之火,会让全社会关心到西部高等教育的问题。
郭立宏校长曾说:
「西北大学根植于陕西大地,给一碗水就能丰长,给一个支点就敢攀登,给一块化石就可以对话历史。」
相信在未来,全社会能给到的绝不只是一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