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习惯从小养成嘉兴百名孩子受聘为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生活垃圾分类重在人人参与、准确分类投放。上周六下午,嘉兴经开区分类办联合区教文体局等部门,在杭师大经开附小举行“小小督导员”培训及聘任活动,百名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孩子被聘为垃圾分类“小小督导员”,他们将用“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和“小手牵大手”的理念,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

“我是垃圾分类督导员”

“你们知道烂菜叶是什么垃圾吗?”当天下午,生活垃圾分类培训被搬上了杭师大经开附小会议厅,来自经开区40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小小督导员”在这里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让人惊喜的是,不管老师问什么问题,小朋友们都能回答正确。

自嘉兴年底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以来,教育系统将分类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分类的硬件设施去年就落实了,但是我们在后续工作中发现,分类习惯的培养是源头减量的一个难点。”经开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沈尧杰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

受聘为“小小督导员”的幼儿和中小学生,也是分类工作的“宣传员”。“他们不仅自己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还把学校发放的宣传资料带回去,向家人、邻居、同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逐步让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沈尧杰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小督导员”们基本由家长陪同前来。“没想到,连我们大人有时候还会分错的垃圾种类,这些孩子都会了。”杭师大经开附小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表示,以后会多学习正确分类的方法,“不能拖了孩子的后腿!”

“我承诺,争当垃圾分类宣传员、践行者和监督员。”现场近百名“小小督导员”接受聘书后宣誓。

积极推进整建制垃圾分类

记者从经开区分类办了解到,今年初以来嘉兴整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将三分类细化为四分类,同时要求全域进行垃圾分类。据统计,全区分类覆盖率已经达到90%左右,按照四分类要求,今年6月基本完成嘉北街道和塘汇街道的分类全覆盖。

垃圾分类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战役”,加大宣传力度是推进该项工作的基础。今年,经开区以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为依托,开展“四百”宣传工作,即聘请百名宣讲员、挂牌百个宣讲点、开展百场宣讲活动、聘任百名“小小督导员”。同时,加强对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引导,重点开展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商场(市场)、进宾馆(酒店)、进窗口“八进”宣传和服务,全面动员,全民参与。

“垃圾分类工作要广泛发动各个条线的积极参与,教育系统这次的活动就非常好,教育部门牵头,分类办配合,发挥好各个条线的主战场威力。”经开区分类办常务副主任周宗孝表示。

全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是一项长期工作。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孩子,是推进全员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垃圾分类小课堂

记者整理了“小小督导员”课堂上的垃圾分类小知识,看看你平时都做对了吗?

1.吃完的玉米棒、饭后的鱼骨头和鸡骨头等,都属于厨余垃圾,可以堆肥或者降解为有机质进行再利用。

2.废弃的金属衣架、旧毛衣、废纸张、饮料瓶等都是可回收物。

3.受污染的桌布、未经清洗的牛奶盒子、用过的卫生纸等,因为受污染了,所以都是其他垃圾,将进入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4.颜料瓶、过期的眼影、过期的药品、废旧灯管、温度计等,由于含有化学物质,要扔到红色有害垃圾桶(袋)里。

(原标题《经开区百名孩子受聘为“小小督导员”》,原作者周佩佳。编辑沈烨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5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