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民宿看日本人的生活细节三垃圾分

在国内的时候,上海是最先实行垃圾分类的,据报道,上海人快被垃圾分类整疯了,总是分错,据说还有专门的人盯着检查,其实,也难怪,毕竟在垃圾的回收上,中国人随意了几十年,一直都是把垃圾随手丢得哪都是,即使在自己家里,也是一个袋子装了所有的垃圾,可回收的,不可以回收的,还有生活中的厨余垃圾统统装在一起,然后倒掉。

初看起来我们是省事了,但是,所有的垃圾混合一起,都当作不可回收垃圾处理,一方面增加了垃圾处理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大自然的污染,无论是填埋、焚烧还是堆放,一方面增加对大自然的污染,一方面占据大量的空间,还不利于可回收垃圾的二次利用。

基于以上分析,到日本也就格外注意日本人的垃圾分类。

1、日本国民的公共意识:

在日本,特意留意了日本的公共卫生,无论是街头里巷,商场、超市,还是旅游场所,地面永远是那么干净,看不到一张纸片,就连随意惯了的中国人,也变得那么富于修养。

商场内的垃圾桶都明确地标着可放入的垃圾种类,不认识日文的朋友都会掀开垃圾桶看看是否符合垃圾类别,才会将垃圾放入。

其实,在日本岂止是看不到随意而丢的垃圾,地上也永远见不到痰迹,听不到狗叫,也看不到一条不栓绳子的狗,而且更惊奇的是,你居然听不到一声汽车的喇叭声,也看不到开车时随意变道的司机,就连堵车了,司机也只是在静静等候,绝不会在每条车道间乱窜,当然,也不会随意占用应急车道。

听司机导游讲(我们的司机导游是早年移民日本的中国人),在她居住的小区,平日里最怕打扰到邻居,人们都是把不打扰邻居作为自己的行为处事的准则。

2、垃圾分类这样分更科学

在日本民宿住了7天,生活的垃圾自然不少,日本的垃圾是分类回收的,7天里收了2次厨余垃圾,收了1次可回收垃圾,但是,却丝毫没有觉得垃圾分类有多么麻烦。

在每一个日本家庭都有3个垃圾桶,分别贴了可回收垃圾(塑料瓶)桶、可回收垃圾(易拉罐等)桶、厨余垃圾桶,每个桶里都套有塑料袋,每丢掉一次垃圾都是放在相对应的垃圾桶的塑料袋里,所以垃圾的类别也就自动分好了,塑料瓶子都是需要将外面的标签撕下来了,方便回收后的二次利用。

然后按照收垃圾种类的日期,将垃圾袋放到房子门口,便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自动收走了。

日本家庭的厕所里都没有垃圾桶,如厕时用过的卫生纸都是扔在马桶里,水一泡就自动降解了。

垃圾分类,这样分是不是很科学?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2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