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纸房乡三措推三变农民变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779960.html

黄平县纸房乡

“三措”推“三变”“农民”变“股民”

特约记者杨通芳

近年来,黄平县纸房乡依托气候资源和山地资源等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循环现代农业,通过聚焦党建引领、扶贫模式、产业发展等方式,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在纸房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了新探索。

大闸蟹投料养殖

黄平县奕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天马村种草养牛项目

擦亮“三块招牌”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三变”为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新机制,也为实施精准扶贫找到了新路径。一是亮出“党委谋划”牌子,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强化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该乡党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于年9月,合理有效利用向心村主街道两宗政府闲置土地约4亩,交由向心村村“两委”自行经营、流转、转租,顺利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1万元。同时借扶贫政策东风,该村获12.2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修建纸房乡小型农贸市场,已建成可使用摊位50余个,以摊位出租给村民的方式,每年村集体经济最低实现征收元以上。二是亮出“党员示范”牌子,村支书作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既是“三变”工作的推动者,又是“三变”工作的践行者。天马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带领群众致富“领头雁”,积极对接该乡党委政府与合作企业正邦集团关于生猪养殖选址地一事,率领村支“两委”班子盘活闲置土地,做好后续村民土地流转工作,预计年该项目实施后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获利。三是亮出“能人带动”牌子。各村紧紧围绕“找准产业奔小康”为目标,充分利用本村专业技术人员多优势,持续挖掘新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致力于农业产业发展,开展“春晖行动”座谈会、种养殖达人“坝坝会”、产业技术“培训会”等,不断提高群众内生动力,助推群众致富增收。

苹果桃丰收

农村致富能手为村民讲解养蜂技艺

创新“一种模式”

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该乡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充分利用上级各部门扶贫资金,让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创建纸房乡“三变”改革的“扶贫模式”。该乡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变资金为股金,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年以来,各村利用“特惠贷”政策,将贫困户吸收到辖区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中来,截止目前特惠贷产业项目覆盖该乡户,户均分红元。在“特惠贷”政策的支持下,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无资金的问题,促进辖区内种养殖产业迅猛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壮大。

脐橙丰收

脐橙采摘季,果农忙丰收

发展“三大产业”

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按照纸房乡“”生态产业发展思路(即生态果园1万亩、林下养蜂5千箱、林下养鸡10万羽、水产养殖1千亩),让产业带动农村“三变”改革,畅通扶贫“造血”功能。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以脐橙、蜂糖李、冬桃、苹果桃为主的庭院经济,在该乡西堰村、河坝村、背猛村、金鞍村、马转村等地,极力扩大精品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覆盖,在现有脐橙亩,蜂糖李亩,冬桃亩,苹果桃亩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及导向,充分利用该乡闲置土地资源与换耕土地进行调整扩大,力促纸房乡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二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该乡推行“党建+产业+公司”发展模式,引进贵州舞阳湖生态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大闸蟹养殖,不断探索扶贫资金按股分红模式,吸引贫困群众参与就业创业,预计未来实现水产养殖亩。同时申请东西部帮扶资金万元,建成大闸蟹养殖基地4个,养殖面积亩,项目已覆盖该乡贫困户户人,年分红资金38.5万元(含村集体入股分红资金3.5万元),现公司正在流转土地,不断扩大养殖面积。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依托辖区内山区林地资源优势,以种养殖合作社为载体,不断谋划生态养蜂、养鸡、养牛、养猪产业项目,坚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增长点。广泛动员山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其中该乡林下养鸡项目覆盖贫困户户人,可实现户均增收元以上,解决固定劳务就业岗位40余个,务工增收元以上,实现了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林下红利”,为该乡群众开辟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纸房乡桃花开满坡

山地资源丰富

林下养蜂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9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