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市场上,这个行业的“话语权”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当时中国纺织助剂研究方面的机构集中在大连。因为这种业务关系,黄冠雄经常跑大连,认识了不少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年,黄冠雄和自己生意上的伙伴何国英,邀请了大连的3个工程师,南北合作办工厂。这家叫容里工业公司的小化工厂,开始自主生产纺织助剂。当时仅有25个员工,年销售额达到万元。此后,公司几乎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年,公司改为容里精细化工厂,员工增加到了80多人,年销售额也达到多万元。
企业发展快了,就有走出容里的冲动。年,公司再次改名为德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开始有了“德美”这个名字。说起这个名字的来历,黄冠雄说,他们是拿着“美德”的名字去工商局注册的,但工商局的人告诉他,美德已经被一家德国公司注册了。黄冠雄就说,把这个名字反过来吧,于是就注册成功“德美”。“德美化工就是这样来的”,黄冠雄告诉我。
在年,很多中国人都想不到,自己将进入一个伟大的20年。那年,我刚走入社会。当时对于拿着90多元工资、交通仅靠自行车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到20年后会有今天这样的中国。记得在当时,很多中国人想移民国外。但今天的中国,许多地方已经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就城市建设方面,中国的很多城市甚至反超他们。每次我坐夜航班回来,在广州上空看到的夜色和霓虹,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中国的城市。这景象确实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媲美。
变化的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还有中国的企业。这2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是一道世界级的“景观”。民营企业创造的一个个惊人商业奇迹,已被人编为故事或者案例在传播。纵观民营企业的奋斗史,基本可以看到这么一条路线:先是通过替代出口,从国外品牌中抢回中国市场;后来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把外国品牌挤掉,占领国际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个共同的“秘密武器”就是成本领先。中国人的勤劳以及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低成本优势。这种发展红利,被很多民营企业抓住了。德美化工的20年,讲述的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只不过,故事里的故事,没有什么波澜,一切是如此的宁静。黄冠雄说,德美的发展,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走得一直比较顺。
在我看来,前十年,德美故事的主题是“技术”。在这个十年中的中国,是一个卖方市场的时代。市场竞争的武器是质量,质量的保证是技术。后面的十年,德美故事的主题是“文化”。德美靠一种“德”文化,形成了很好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发展驶入“高速公路”。
一个技术,一个文化。德美靠这两个翅膀,跻身于中国纺织助剂行业龙头企业行列。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德美的进入和发展,国外的同行越来越“无利可图”,日渐式微。现如今,德美化工已成为一个“十亿元级”的企业集团。年7月25日,德美作为IPO重启后国内上市的第一家企业,登陆中小企业板。说到上市,黄冠雄也显得十分轻松。他说,德美的上市过程也比较顺,他总共才跑过3趟北京。“像德美这样正派和勤奋的公司,人家哪有不要的道理。”
德美产生上市的想法萌于年。黄冠雄想,当时一些股东的年龄比较大了,公司应该给他们一个很好的权利,而上市是一个好办法。另外,上市对于改变资本结构、清晰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在规范管理、增强资金实力、提升品牌、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年,德美启动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年,德美进入全面股改的时候,国内的股市低迷到了极点,上市希望一片渺茫。然而就是在这种完全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情况下,黄冠雄对于企业上市目的认识非常清晰,他说不管企业能否最终上市,只要做好了前期工作,德美都算赢了,至少赢得了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在黄冠雄的坚持下,德美依然坚持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由于准备充分,当年国家准备重启IPO的机遇来临时,德美在短短20天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送资料到审批的全过程,率先成为IPO重启后的第一家国内上市公司。
上市意味着过去的一套经营操作模式要全部重新规范整合,企业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上市为德美带来的财富效应也是巨大的,上市前德美化工的销售额是4亿多元,年达到6亿多元,年达到7亿多元,而年达到近10亿元。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得到快速增强,上市前企业利润多万元,年超过了1.5亿元。上市推动德美加速向精细化工业专业化、国际化大公司迈进。
德美之所以“顺”,很显然是因为德美的“德”。根据我的感觉,德美的管理,有很浓的一种“以德治厂”的意味。黄冠雄喜欢读书,他先后读过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EMBA。让我吃惊的是,黄冠雄还读过《资本论》。他从《资本论》中,读出了“共享”和“平等”。
年,新劳动法出来后,国内企业一片反对之声。但黄冠雄说,他是完全赞同的。因为此时的德美对待工人,已经做得比新劳动法更好。有意思的是,在采访黄冠雄之前的几天,我恰好也采访了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他也是非常拥护新劳动法。何享健认为,一家靠克扣劳工工资的企业不会是一家好企业。美的甚至不断地在集团内发文件,像政府一样,给下属公司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
他们最近还准备做一个有关各个公司车间降温的规定,要求工厂车间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给工人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何享健已经意识到,中国已经富裕起来,早已过了那种“不劳动不得食”的时代,特别是中国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劳工已经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以原来的方式对待劳工,企业将被劳工抛弃。
德美对于生产工人的好,让很多老板觉得有点不可理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美的普通工人就能住上两人一间的宿舍,设施齐全,而且不收住宿费;每逢春节回家,公司不仅为员工报销往返路费,还派车接送到车站。黄冠雄说,目前德美正在改建员工宿舍,让他们能一人一间房。“安居乐业,共享成果”,黄冠雄说,好公司就是要做得比劳动法规定的更好。
在德美,年就取消了“明令禁止”这样的条例。黄冠雄说,他极力反对用罚款的方式管理员工。他认为罚款只会给员工挫折感,实际上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人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尊严和荣誉感,通过一些正向的措施,才能激发他们的这种品质。而人的这种品质,对其的约束力是很强的。“善待员工的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黄冠雄说。
初到德美,让人感到他们有点散漫和随便。工厂的大门可以随便进来,公司行政楼的大堂也没有接待员。我只是根据大堂的一块标牌,就轻松找到3楼黄冠雄的办公室。他更没有什么秘书,据说,在公司,谁都可以随便找他,就是生产车间的一个普通工人也可以直接找他。更“离谱”的是,有工人找他时,他甚至会把工人带到容桂的一个咖啡室里谈事情。“大家都是平等的”,黄冠雄说,他就是追求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
结语
黄冠雄给我讲了一个卫生纸的故事。数年前,一位来自北方的工人上厕所还像在家乡一样,用瓦片来擦屁股,结果总是造成厕所堵塞。管理人员想对他罚款,以改变他的不良习惯。黄冠雄不同意,要求他们在厕所放上卫生纸。但卫生纸放上厕所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厕所的卫生纸总是被工人拿回去藏起来,等过年的时候带回家用。黄冠雄就让公司出一个告示,要求工人不要拿厕所的卫生纸,过年时如果要带卫生纸回家,请到公司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