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开始了,不少商家已经蠢蠢欲动,商品打折比往年越来越早,敦促爱购物的人们早早付下订金,抢一拨比平时价格更美的商品。
如今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们,尤其是八零后,已经正式踏入了中年阶段,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肩负着上一辈的重担,所不同的是,如今的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
背负着房贷,更是背负着将来两小养四老的尴尬局面。比我们的父辈们承担着更多的压力,起码上一辈子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能轮流互相陪护。而且那时结婚不讲究是否有房无房,跟公婆住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如今的我们却不同了。
结婚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套房子。这已经成为了标配,也成了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剩男剩女众多,无不与这一条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经济蓬勃发展,比上一辈来讲,不知飞速进步了多少倍。可作为月薪几千块的我们,却苦苦为房贷生活的经济重担所压迫。所以才会引致双十一风靡以来,一直盛久不衰。
有些人以为买打折货是捡了大便宜。十元一打的棉袜子,十五元一件的薄外套,二十元十斤的苹果。
遇上彩妆打折,那更是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饼一样。
清空购物车,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商家促销的口号与策略。
我们这一代赚得不比父辈们少,可存钱的效率却远远赶不上他们。
他们一个月才赚几百块钱,一年下来也能存个好几千块。
可我们这些人中不乏是“负翁”,“月光族”,“隐形贫穷人口”。
不要说房贷了,就算是拿着工资养自己都养不起。
买了便宜货,我们的心理会得到安慰,认为自己的确是很节约。
“你看,我都抢到十元十双的短袜了。”
买回去的这些东西大多质量差强人意,要么回去角落里蹲灰,要么扔进垃圾桶。
彩妆护肤品买了一大堆,用个三年五载都用不完,最后的结局只能送人或者扔掉。
我们的本意是想节约用钱,把钱花在刀刃上,结果浪费了钱不说,用了过期的护肤品说不定还要冒着皮肤过敏的危险。
我妈同事的女儿,向来喜欢捡便宜货。遇到搞店庆搞活动,卫生纸是十提十提地背回家。食用油是五瓶十瓶的购买。洗洁精洗衣液肥皂那是不计其数。去她家参观时,这些百货塞得连转身都困难。一眼望去,更是觉得呼吸都受到了压迫。
久而久之,用不完的就只能被抛弃的结局。
一心想买便宜货,结果便宜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是我们的自以为是,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其实比浪费更浪费。
“跳楼大减价”买回来的一百块一件的羊毛大衣,一口气各种颜色同样款式买了五件。结果一冬天都穿不完,第二年拿出来再看款式已经过时,质地也不怎么样,送给别人穿,人家还嫌弃。
打着买一送一口号买回来的某大米,一口气背了五十斤回来,结果煮来吃,发现又涩又干还煮不软,结果就一直放在那里没人去动它,最后等发霉了丢掉了事。
有些便宜货当时明明不需要,就因为价格低廉,一时头脑发热买回来,结果束之高阁,占据了房子面积不说,看了还心烦。
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秉承着三大原则,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钱放在帐户里那才是真真切切的数字,可把它换成了商品,我们的钱就已经“折价了”,再也回不到它原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