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客户端-钱江晚报通讯员徐聪琳竹嫄摄影林严忠
上个双休日,一部名为《棋手》的谍战小说这样与人们相遇了。
11月17日,秋雨弥空。有人裹着一身潮湿寒气迈进衢州市柯城区小西门书友书店的门,便惊叹道:“这么多人,都是来交换情报的同志们啊。”——室内人头攒动,连楼梯上都站满人。许多人手上都捧着着一册朱红色封面的书,如同约好的接餐晖头暗号。正在进行的,是衢州小说家赵晖创作的谍战小说《棋手》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
18日下午,小说家赵晖创作的小说《棋手》又在江山市金陵酒店举行研讨会。该会议由江山市文联和衢州市作协联合主办。曹启文、黄德海、项静、徐刚、任茹文、王学海、海飞等文学评论家、小说家参加了会议。国内文学评论界的诸多大咖也对《棋手》展开点评。小说的文本得失,作品的成就和风格,字里行间的本土元素等,都在研讨会上得到了揭示。
由南方出版传媒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棋手》,为该出版社“深海谍战”系列作品之一,海飞和赵晖合著。《棋手》的故事就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浙西青年贺羽丰既是大光明戏院英文电影的同声传译,同时也是个象棋高手。他还与姐夫在苏州河畔一起打理着一家茶楼。重庆军统提出向我党借人,以贺羽丰摆擂台赌棋的方式吸引投敌汪伪的叛徒、象棋迷李寻烟来茶楼并实施刺杀。但出乎意料的是,李寻烟现身时,贺羽丰方知此人竟是父亲多年前的救命恩人……贺羽丰陷入彷徨与纠结,历经情感的磨难和思想的变迁,最终成长蜕变为坚定的抗日青年,写就一番浩气昂扬的传奇。
谍战小说难写,是因为事件背后要折射人性
“谍战题材于我,《潜伏》是启蒙,真正把我领进门的还是海飞老师的《捕风者》《麻雀》等。”在17日的新书分享现场,赵晖与文学博士、著名评论家、小说家项静进行对谈时,他甚至能一一复述这些谍战小说中的经典场景。而由南方出版传媒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棋手》,也是海飞工作室“深海谍战”系列作品之一。
从谍战小说“发烧友”,到以文字呈现一个复杂异常而又瞬息多变的谍战故事架构,家乡话给了赵晖不少灵感。抗战时期,有很多江山籍的谍报人员潜伏到敌人营垒里。“据说是江山话太难懂,为情报系统的保密增加了天然的系数。”赵晖还说起一件趣事:电视剧《潜伏》是以主人公余则成刺杀汉奸李海峰拉开帷幕的,这个李海峰的原型为李开峰,而历史上刺杀他的恰恰就是一名江山人。
“李开峰也是《棋手》主要人物李寻烟的部分原型。”赵晖说自己很喜欢“寻烟”二字,有人笑言他将喜欢的字用来给一个“坏人”取名,他就忍不住辩解:“李寻烟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他身上具有非常复杂的人性。读者将他视作‘反派’,仅仅因为他走在与主人公贺羽丰对立的道路上。”
在《棋手》中,贺羽丰初登场时就呈现了纯粹的少年心性。赵晖坦言,他是怀着“私心”去塑造“贺羽丰”的。“谍战小说中有太多孤绝幽暗的人物,而贺羽丰就是从晨曦中走来的少年,一切温暖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他。”贺羽丰既是英文电影的同声传译,同时也是个象棋高手,“他要蜕变、成长,就需要一个有力的对立面。”要知道,只有聪明人与聪明人的较量,才是对等匹配的,是可以相互绞着对决的。
“我们常说谍战小说考验读者的智商,前提是作者要创造一个高压环境,去考验小说中主人公的人性。”在赵晖看来,谍战小说难写,正是事件背后要折射出人性。“谍战不是写谍,而是在写人丰富的内心。其实,宫斗也不是写宫斗,传奇也不是写传奇。所有的小说,都是在描绘人心复杂。正是复杂多样,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细节很重要,原创情节是制胜关键
《棋手》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上海。“当时的上海是各方势力权力机关的所在地,整座城市就是一个信息交易所。”为了能在字里行间重现这座谍报中心城市,赵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他还买了一张契合故事时间的上海地图,一有空就拿着放大镜找路线。
“看着那些纵横交错的路线,我就像在观一盘变幻无常的残局。”“象棋”元素贯穿了整场刺杀事件,棋盘上有楚汉分界,棋子更是红黑分明。为了能营造出“棋手”步步惊心的氛围,赵晖还大量补充了象棋知识。
“讲故事肯定需要专业知识,因为你总要赋予笔下人物一些契合他身份的技能。那些细节提升了作品的品质,但更重要的还是讲好故事。”赵晖以《棋手》举例,设置“象棋”元素也是因为它能够体现主要人物强大的逻辑思维,而逻辑服人也是谍战小说的最基本要求。“然而,一个寻常的悬疑桥段,逻辑再好也不足以让故事精彩。只有新鲜的,同时又悬着危机的桥段,如何用强大的令人信服的逻辑来推进,才是精彩的。”
在创作《棋手》的过程中,赵晖认为最难的部分在于“写对白”。“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句话说完了,对方怎么接?”赵晖花了大量时间去“精修”对白,循序渐进,直到写出能让自己满意的句子。而最能打动赵晖自己的故事桥段,却是大光明戏院的高经理得知女声传译阿苏去世时的哭诉:“是我不好,竟然让她回来给《魂断蓝桥》配音。魂断,多少不吉利啊。”
“阿苏是贺羽丰的英文电影配音搭档,也是李寻烟的妹妹。她在李寻烟的设局中,为贺羽丰而死。”赵晖感叹,在命运的棋盘上,阿苏从自己的位置出发,一步步推进故事发展。而她令人动容和歌哭的人生,也印证着《棋手》腰封上那句:“所有的人生,都是春风沉醉中的落子无悔。”
构建一个“谍战人物谱系”
作为海飞工作室“深海谍战”系列作品之一,《棋手》同时也是“刺杀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等三部曲都公开出版后,读者或许就会发现,有些人物是打通的。”对于自己能参与“刺杀三部曲”创作全过程,赵晖感到荣幸且兴奋。这意味着他笔下的人物,将成为海飞工作室“谍战人物谱系”中的一部分。这些生活在同一个时期的谍战人员,会组成人物群像,他们的故事,也将交织在一起。
近年来,借助于影视改编的力量,谍战小说在市场上焕发出无限活力。海飞工作室已开始着手《棋手》电视剧本的创作开发,赵晖也投入了紧张的编辑工作当中。
海飞说,从赵晖和我合作创作的小说《棋手》中,可以窥见赵晖的小说充满了诗意与想象。谍战小说异于别的传统小说,需要有十分缜密的桥段设计、到位的细节描写和精彩的情节构架。在一次次的磨合和情节推进中,赵晖会有惊喜的灵光闪现,以及对那个时代地域、时事、社会状况等细枝末节的考证描慕,相对精确。特别是选取了男一号贺羽丰作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同声传译员这个职业,来进行文学创作,相对而言会让人有一种新鲜感。
海飞回忆这次他们的共同创作:“赵晖其实在十多年前就经过文字训练,当他重新拿起笔来之时,也是我们一起创作谍战小说之际。他以前时断时续的写过诗,也读过大量的先锋小说,所以他的小说不会缺少诗意和想象,这给他的小说在保证相对而言的优良质地奠定了基础。我认为假以时日,他的小说会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棋手》中的象棋文化还可以挖掘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对《棋手》给予了很高评价。正如评论家黄德海所说,今时今日的谍战题材受众,已经很有经验,甚至非常厉害了。在求新求异求真求变之路上,谍战小说时刻要求作者作出努力和贡献。作品的精良、扎实和智商都非常重要,显然,《棋手》做到了这几点。评论家们认为《棋手》影视化之后,仍然能绽放出智慧、思想、艺术的光华。
浙江省网络作协主席曹启文说,《棋手》便是棋逢对手,每颗棋子,都有自己的信仰。结合海飞工作室“谍战深海”系列,我们可以看到,《棋手》为当代中国“主旋律”题材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当代中国谍战小说提供了艺术的、生动的、鲜活的范本。作品中的象棋文化还可以深挖。《棋手》还在文本创新的道路上做出了不遗余力的探索与追求,实现了小说语言与影视语言的有机融合,它也将唤醒更多人对于那个年代的红色记忆。
评论家王学海认为,落子无悔,这是棋道,也是作品中一个个人物与死亡抗争的过程,而棋手恰恰就在这个过程中赢得了胜利。世事如棋,步步惊心,作者突破了红与黑惯性思维的界限,用传奇与现实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盘变幻无常、惊心动魄的时代棋局。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陈建新则认为,《棋手》好看,同时又有一定的思想性,其重点在于人性层面上的探讨。作者有意识地让这些人物在命悬一线的乱世中,交织出亲情、爱情、友情,文字之中展现惊人的想象力。《棋手》能让读者在曲折的故事推进中,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看到人性的光芒。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说,写谍战题材小说,要有一颗“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匠心。谍战题材小说,往往要追求情节的复杂化,因为谜面越复杂,越能“勾”住读者。《棋手》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在于人物设置。例如主人公贺羽丰的初始人设是“阳光少年”,乍一看与谍战任务的距离非常远,但正是这种距离让整个故事产生了巨大的张力。《棋手》的创新还在于引入了不同的节奏,谍战题材小说的节奏通常比较快,而下象棋恰恰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两者一急一缓,却达成了和谐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