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相信你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上学时期,遇到有趣的句子都会摘录下来,也会在重点句子下边划线,或是在空白处批注,加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那现在,你对自己做过的这些笔记是否还有印象?事实上,几乎是都忘了。而要用到某一个观点时,这就给我们的大脑出了个难题,使劲儿去回忆,总是感觉答案呼之欲出,却始终差那么一丢丢。
那之前花心血一条一条记起来的笔记,就成了一堆废品,留着没什么用,扔了又心有不甘。
有幸看到这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教会我们像卢曼一样写卡片,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转变。
尼古拉斯·卢曼,利用自创的卡片盒笔记法,一生积累了个知识卡片,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以学术高产而著称,并成为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
那么,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到底是什么呢?
严格来说,卢曼卡片盒有两类:一类是文献卡片盒,记录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另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卢曼把他们都写在A6的卡片上,然后存放在木质的卡片盒里。
这两类卡片盒的内容是怎样收集的呢?
卢曼细分成了四种笔记:
闪念笔记:当你在聊天、看电影、做家务、逛超市……任何时间,随时随地,你看到的有感触的内容,或是突然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想法,你都可以快速的记录下来。记在本子里、手机上、甚至是卫生纸上,内容、格式、字数都没有限制。
文献笔记:阅读时,记下你认为重要或不想忘记的内容。不要只是抄录,而是理解后要用自己的语言,简短精炼的概括。
永久笔记:对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进行研究和思考,看是否能产生新的想法,再用自己的话阐述观点,也可以引用名句或者例证。需要注意的是,永久笔记不要用粗糙的口水话记录,而是要精心书写,保证在任何时间段翻阅都能一目了然。
项目笔记: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可以是图片、视频、新闻等内容,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里。该项目完成后,可以丢弃,也可以存档。
卢曼笔记的诀窍在于,他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是给它们编上数字,这些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就只是一个标识。比如一条笔记是20号,如果增加了评论、更正或是补充,新的笔记就可以编号为21,或是20A。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甚至加一些符号。
卢曼的笔记,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每一条笔记之间都能建立链接,可以添加到不同的上下文之间。这就为写作提供了素材,让他的写作看起来“毫不费力”。
这种自下而上开发主题的方法,就需要我们要像卢曼一样学会整理笔记。闪念笔记必须要在一两天内整理完毕,文献笔记要用标准化的统一格式,记了永久笔记,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去回顾、思考并寻找可能的联系,让学到的知识产生新的洞见。
关于写作,你永远不会从零开始,因为你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想法和观点。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然后思考,理解,提出新的想法,这是每个学习者、研究者或是写作者的主要工作。
我们往往误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而没有深入地去思考,并加以理解,这样“死记硬背”的学习,过不了几天,就会都忘记了。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是经过主动思考,增加了存入的难度,这才是真正学会了,提取出来反而更方便。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还教会了我们用笔记系统构建自己的外脑,重新塑造学习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获得终身成长的认知复利。而这只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拿起笔和纸,养成记笔记的新习惯。
卢曼说: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而只做那些对我来说容易做到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时,我就会离开它,转头去做别的事情。
希望我们也可以像卢曼一样,毫不费力地凭兴趣做事,而不是陷入在条条框框的计划表中。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其实是被浪费的才华。那么,就从你人生中的第一张卡片笔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