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古人擦屁屁大全,看完隐隐作痛

这大概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感谢科技,让现代人如厕后可选择各种各样的清洁方式,卫生纸、卫生湿巾、智能水冲马桶等,这些便利的物件让我们如厕后能够体面干净的保持个人卫生,大大降低了痔疮等疾病的发生,在没有卫生纸、卫生湿巾、智能马桶的古代,世界各国的古人们是如何厕后清洁的呢?

01

万物皆可擦的中国

在很久之前,人们如何解决厕后卫生问题已无可考,不难想象在生存尚未解决的时代,厕后清洁与否还是个问题,最多用身边任何触手可及的东西清洁一下:土坷垃、树叶、茅草、鹅卵石……

在有记载的历史文献中,中国的厕后清洁工具进行着不断更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代中国的厕后工具用厕筹,也叫厕简,厕辙等,原料多种多样,瓦片、竹片、木片……只要打磨的光滑一点,都可以用来厕后清洁。

唐宋时期,就有了关于厕筹的记载,宋代马令所著《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大意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崇敬僧佛,跟他媳妇儿周后戴僧帽批袈裟,在佛堂念经,想到僧人们由于跪拜太多,肯定不太舒服,就亲手给僧徒们削厕筹,削完之后还在脸上试试光滑度,不够光滑就再修理一下。

这段话听起来颇为荒唐,一国之君做厕所用品,但我们至少知道在南唐时期厕筹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宋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这是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的物资中就有厕筹。

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厕筹》中也记载:“今寺观削木为筹,置溷圊中,名曰厕筹。”这里的厕筹是用木头做的。

在讲究的贵族中,厕筹制作很多,用完一个扔一个,也有不那么浪费的,用完放清水里洗一下继续用,但用厕筹清洁总会把身上弄脏,于是讲究的古代贵族们每上完厕所都要换衣服,而更衣就是古代上厕所的体面叫法。

厕筹是古代文雅的叫法,它还有个通俗的名字——干屎撅,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文字:僧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文偃答:“干屎橛。”这里的干屎撅就是厕筹,倒是形象的多。

虽然东汉时期蔡伦就发明了纸,但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到了元代才用纸来厕后清洁,不管是因为造纸技术进步了,还是元代对于文化的轻视对纸张的不看重,但古代中国总算进入了厕纸时代,这真是厕后清洁的一大进步。

据《元史》列传记载:“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这段话是夸一个皇后孝顺,她婆婆的厕所用纸,她得先在脸上试试,够柔软才让放厕所,简直跟南唐后主有一拼,喜欢把厕所用品放脸上感知柔软度,说真的脸部不一定比臀部的皮肤娇嫩。

就是说厕所真正用上纸,也就元明清三代的贵族和有钱家庭,穷苦百姓还是万物皆可擦。

当然,也有一些骄奢的古人不走寻常路,他们不用厕筹也不用粗纸,人家用帛,也就是上好的蚕丝,比如明代的皇帝们,直到朱佑樘觉得浪费可惜,这才停了用帛。

在物质极不丰富的中国古代农村,人们有另一种智慧,聪明的劳动人民用植物秸秆擦,麦秆可以、玉米杆可以、高粱杆也可以,想必上了年龄的农村老人,还有这种不堪回首的回忆。

02

最环保无污染的印度

中国的厕筹其实是从印度佛家那里传来的,但是这个清洁不那么彻底的方法没有在印度流传开来,因为印度人民有更合适的方法——直接用手。

印度人民厕后会用手清洁,当然不是只用手,他们会用手撩水清洁,跟现在的智能水冲马桶差不多,显然用手和水冲洗的效果要比厕筹和厕纸好得多,因此印度人民普遍没有痔疮。

在印度有些干旱缺水的地方,水就被沙子替代,这就有些重口味了。

众所周知,印度人民吃饭也是直接用手,上厕所也是直接用手,可能有些人接受不了,但是印度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神创造的,手是身体的一部分,排泄物也是身体的一部分,用手清洁排泄物在正常不过了,这种想法还别说,有一定的道理。

03

暗黑可怕的欧洲

欧洲中世纪公共卫生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个人卫生更糟糕,可以用暗黑来形容,街道上随处可见排泄物,贵族女性堆得高高的假发里能藏老鼠,因为怕生病便长年累月的不洗澡,厕后清洁这一块儿更是可怕。

据传法国王室厕后清洁用粗麻绳,这个粗麻绳还不是放在旁边,而是吊在屋顶上,用的时候拉过来扯几回,最关键的是这麻绳它是公用的。

英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北欧的维京人,他们靠近海边,想到了别出心裁的厕后清洁工具——鲑鱼片,削的薄薄的鲑鱼片,又柔软又湿润,据说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这么一想,居然还蛮合适。

04

注重卫生的古罗马

古罗马在某些方面出人意料的先进,比如他们的公共卫生系统。

曾因火山爆发而瞬间毁灭的庞贝古城就是古罗马的一个城邦,考古学家在挖掘之后,居然发现了庞贝古城里的公共厕所,样式已很接近现代的公厕。

有公共厕所必然有公共清洁工具,古罗马的厕后清洁工具相比中国古代的厕筹,真是对身体友好很多,古罗马人在棍子前面捆上粗布,样式类似现在的马桶刷,粗布柔软,这样清洁的时候至少不痛,他们还在厕所放置水罐,用完之后放在水罐里涮一涮。

但是厕所里有几个水罐,水罐里的水几天换一次,这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涮的多了,变成屎水,那就糟心了,还不如“干屎撅”。

05

假装优雅的日本

日本皇室总有一种装模作样的打肿脸充胖子似的优雅,他们的厕后清洁方式就和他们古代贵族男子的发式一样让人啼笑皆非,据《源氏物语》记载,日本皇室厕后清洁工具用蝉翼,是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了翅膀,而且用的还很讲究,因为蝉翼很薄很脆,用之前需要先在水里泡泡,等泡的柔软了再拿出来用,但是吧,蝉翼那么薄那么小,用来厕后清洁的时候总是让人担心一不小心破了怎么办,不过日本皇室自诩“神”的传人,肯定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我们还是要谴责一下,知了那么可爱,怎么能用它们美丽的翅膀擦一擦呢?

现代人由于在电脑前久坐,不少人深受痔疮困扰,我们不妨学一下印度人民,当然不是让用手,至少冲洗马桶可以试一下,大概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吧。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尔雅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7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