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围棋与象棋

不知道上下五千年之中是否还有如同围棋和象棋这类棋类运动存在过,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两种棋类运动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艺术结晶。

相对于围棋来说,象棋似乎更加贴近生活,自幼就听闻爷爷奶奶说什么“当头炮”“马后炮”“过河卒”之类的与象棋有关的话语。那时候所知道的成语似乎都与象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系,“仙人指路”是开局的试探,“丢卒保车”是中场的战术……

在十多年前,那时候手机还只是“小灵通”“诺基亚”,可以玩的手机游戏无非是“贪吃蛇”和“推箱子”以及卡带游戏机。那时候去爷爷奶奶家,桌子上时常摆放着一副象棋,即便是去邻居家串门,象棋也是非常常见的物件。

三十二颗棋子,数不尽的变化,楚河汉界遍地是烽火狼烟。相信这一方小小的棋盘是很多人童年过往,一定看见过一群人围在马路牙子上看两人对弈的场景,一定也曾是那一堆人之中的其中一人。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解释,广为人知的当属于韩信参照当时楚汉相争的战争背景来创造的战时所用的沙盘这一传说。这些传说为象棋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内涵。

我所倾向的是史书上所记载了。

象棋起源于北周,当时称作象戏,“象”更多的是模拟的意思。周武帝作《象经》,其中以日月星辰作象。是为象棋早期的面目,而后经过唐代牛僧孺用车、马、将、卒代替了日、月、星、辰。是为当今象棋的雏形。

流传到了宋代,又加上了“炮”,这才成了三十二颗棋子。

象棋之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竞技,同时还有文化和传承,这一点同围棋无异。

相比较象棋,围棋受众较小。

围棋也是策略类游戏,是四艺——琴棋书画当中之一。有“世界最复杂的棋类运动”之称。

围棋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

先秦古籍《世本》之中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唐代诗人皮日休《原弈》之中也有写道: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然不论何时起源,围棋在历史的进程之中也是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清朝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人们成为“围棋四大家”。范西屏、施襄夏二人更是有当湖十局流传于世久负盛名。

又有黄龙士,一生围棋一生为棋。他同范西屏、施襄夏并称为“三大棋圣”,与此同时他还和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被时人并称为“十四圣人”。

而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围棋水平进入了低谷期,但是当代棋圣聂卫平先生仍是横空出世,一扫阴霾,为我国围棋增添荣光,而后又涌现出如柯洁、周睿羊、连笑等许许多多优秀的棋手,他们将中国围棋的水平展现出来。

不论是围棋还是象棋,我认为这两种棋类运动都是我国古典文化之中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不同的朝代被各个阶层的文人雅士所追捧,所以不应该被区别对待,更不应该为两种棋类孰高孰低而争论。

文无定则,武无贵贱。皆是文化,一并传承。

不管它经历过什么,走下去,传承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6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