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的路,三十岁的徐子昂感谢当初遇到的那个美国女孩Hailey,是她让自己有勇气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且发生巨变。
凌晨的城市,时而喧嚣、时而寂静。
街道觥筹交错,热闹都是别人的,回头望去只有自己长长的影子。
那一刻,你想到了什么?
赫拉巴尔有一篇小说叫做《过于喧嚣的孤独》,他为它而活着。
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头儿,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他每天都要将这座繁华城市的废纸压成碎纸屑,这里面有图书、沾满血迹的卫生纸、褪色的电影票……
老人家将城市的光鲜哐哐地通过压纸机变成碎片,也会将珍贵的图书捡起,抱在胸口,丰富自己。
小说中的老人置身在纸堆中,而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置身于巨大的城市森林里。
各种相遇与错过,编织着人们的忧愁和欢喜。人们试图在这片森林中,寻到同频率的人,也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徐子昂,他作为第一批30岁的九零后,因为遇见一个美国女孩,从此一切都改变了。
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也许“美梦成真”的诱惑实在太大,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流行谈“梦想”。
重重生活压力之下,当代年轻人还有确切的梦想吗?
这个问题困扰着年出生的徐子昂,从小到大他都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
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铁路局工作,成为国企的测绘技术人员,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不到出路。
这份工作在旁人看来稳定有保障,可是徐子昂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不喜欢国企的氛围,也没有动力和方向,徐子昂看不到出口,百无聊赖。
人生前25年,他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毫无波澜。
很多人会在而立之年前,出现突如其来的精神危机,徐子昂的精神危机来的更早一点。
年是他毕业进入铁路局的第3年。早九晚五,日子平淡。这一年,男孩提早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那段时间,他偶然接触了以“刷脸社交”在媒体和年轻人中走红的社交软件探探。
他发现上面有很多同龄的年轻人,什么职业都有,影视、传媒、互联网、金融、音乐……
徐子昂仿佛打开了新世界,觉得甚是新鲜。
只要有空,徐子昂便会登陆探探,跟一些年龄相仿的人聊天,聊生活,吐槽工作……也会在闲暇之余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这里,真心交友的人很多,群体也偏年轻化。与同龄人互诉衷肠,为徐子昂迷雾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
“那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徐子昂产生了自我怀疑,他忍不住问自己:
“如果继续在现在的轨道上走几年,到了三十岁,我还有胆量放弃一个铁饭碗,从国企里面出来吗?”
思虑一番之后,年,徐子昂决定从国企离职,毅然放弃了旁人眼中的铁饭碗。
那年,他25岁。
父母觉得很惋惜,但也没有多言,对儿子的决定表示尊重与理解。
离开那里后,徐子昂开始一路向南,想看看外面的风景。
途经广州时,他在探探上遇到了一个美国女孩,名叫Hailey。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女孩会给自己之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
“像爱丽丝梦游仙境,所有机缘巧合和波折成长,都始于那只吸引爱丽丝目光的兔子。”
Hailey是交换生,在北京读书,也是旅行到了广州。
之后,他们一起走遍广州的大街小巷,吃美食、逛公园,相谈甚欢。
旅行第三天,Hailey要去上海,而徐子昂要到自己计划中的下一站澳门。
分别前,两人互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