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相声中的库嚓会馆明朝就存在,不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s://m-mip.39.net/pf/mip_5053106.html

郭德纲口中的“库嚓会馆”明朝就存在,不要钱白送手纸定期请吃饭

郭德纲的相声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搭档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老爷子根据不同的剧情有不同的人设,忽而是韩国的国王,忽而是归国的老华侨,忽而又是经营会馆的老板……

于谦父亲的产业就包括“库嚓会馆”,又有听雨轩,又有大户室,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听到一半原来不就是一个厕所吗,取了一个会馆的名字而已。

其实这种“库嚓会馆”在明朝就有了,同样是取了高大上的名字其实就是茅房,但是不光不收钱,还免费赠送手纸,甚至定期请大家吃饭。

在一本清朝人写的名叫《照世杯》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掘新坑悭鬼成财主。里面讲了一个吝啬鬼发家成财主的故事,他的发家方式就是办公共厕所。

故事发生在浙江湖州的乡下,当地种地全靠人粪便、牲畜粪便肥田,因为地处偏僻,很少有外来牲口与粪传,导致当地肥料很贵。

有一个姓穆的乡下人在拾粪的时候突发奇想,如果挖上几个粪坑,盖上几间茅厕,粉饰一新,再配上草纸,肯定很多人来上厕所,再把粪便卖出去换钱,肯定能发财。

说干就干,老穆在门前挖了三个坑,然后把每一个坑都用小墙分隔开,盖上屋顶装上门,把墙用白灰粉刷一新,然后在墙上还贴上了字画,比一般人家的内宅看着都要美观。

老穆还不知足,觉得有个堂号就好了,于是贴上酒菜找教书先生写了一个匾额:“齿爵堂”。齿爵本是年龄和官职的意思,合在一起用有长寿安逸、仕途通达之意。是不是比听雨轩要高大上呢?

有了干净漂亮的房子,再加上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堂号,简直盖帽了。这老穆还是怕人们不到他家茅房来,于是又请教书先生写了百十来张小广告:“穆家喷香新坑,奉求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十里八村贴了起来。

果然,不少人前来方便,本村的、邻村的都来了,大便的来,小便也来,老穆整日看在门口,看看只有大便的人才给发纸,没人的时候就打扫卫生,一天下来有时竟然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到晚上就把厕所的门锁得死死的,生怕有人把粪便偷去。

不光男人到此方便,女人也要求来来此方便,于是老穆再扩大投资,又挖了一个女厕。这样一天差不多三百人到他家的茅房大便,小便的不计其数。于是老穆开始卖粪,每担粪一钱银子,老穆为人又吝啬,很少花钱,每一钱银子都攒下来,不几年就发了家,竟然有了几百两银子的身家,穆家被称为新坑穆家,老穆也成了穆太公。

众人见他发财不免有些眼红,又见他吝啬,于是起哄要他请客,穆太公为了茅房的生意,只好大出血,在茅房前请大家吃饭,以后遂形成惯例,每年一次。

普通人家也就眼红一下,城里的混混却想抢他的买卖,亏来他儿子读书进学得中秀才,才保住了自家的产业。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没有化学肥料的古代,国人对粪便特别珍惜,因此虽然穆家的新坑,收拾得干净利落,但毕竟是粪坑,没法保证卫生。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的公厕则是首先出现在了港澳地区。年,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的现代公厕称为大便公钞,并开始收费,这是在中国最早设立的有明确收费制度和系统管理规定的公共厕所。

年11月份的《点石斋画报》报道如下:

“……列厕于市,派人看守,凡士商赐顾者,每人须纳一文钱,否则以闭门羹相待。……当此为有记录之最早的收费公共厕所”

此后,至民国初年,香港、上海、苏州、南京、北京等地陆续开始有收费公共厕所出现,有的地方虽然名义上不收费,但强买强卖厕纸和收费是一样的效果。

建国后,收费厕所曾经一度被取缔,但是改革开放初期,收费公厕又出现了,直到本世纪初才基本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8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