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最爱。每天早饭后,小朋友们总跟在我的后面问,什么时间玩区角啊?而区角里面的建构区又是小朋友们最钟情的区域之一。通过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共同探索、研究,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因地制宜划分功能区域,满足幼儿活动的空间需要
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幼儿园应将活动区域具体划分为搭建类玩具活动区与拼插类玩具活动区。搭建类玩具活动区应设置在地垫上,主要使用环保积木玩具;拼插类玩具互动区应配置符合幼儿身高的桌椅,区域内主要开展插塑活动。拼插活动区主要设置在教室中央,搭建类互动区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空间,设置在教室的边角区域,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各种活动需求[1]。
二、提供充足的创造材料,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幼儿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创造材料,才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与爱好,不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创造材料,如乐高大颗粒积木、塑料插塑、各类功能车与汽车、小飞机等,还积极向孩子们传递废物利用的思想,为他们提供经检验合格、无污染、没有安全风险的废旧材料,如茶叶桶、易拉罐、薯片桶、卫生纸筒、废纸盒等。依托于多种多样的创造材料,教师们能够引导幼儿在区角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从而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教师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地进行
教师的指导既要具有指导性,能够教授给孩子基本的创造技巧,也要留给孩子自主创造的空间,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2]。具体说来,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活动前,要明确建构主题
引导幼儿围绕构建主题进行分工与和合作,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认同感,培养幼儿的布局和规划能力。建构的内容可以从进行的主题活动中来,也可以由幼师和幼儿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商讨决定,但不能脱离幼儿的日常生活。以《多样的饮食》的主题为例,搭建的内容是“美食街”。小朋友先商量要搭建的美食街里要有肯德基、麦当劳、DQ、哈根达斯、必胜客、饺子城等,这些都是小朋友经常去吃的地方,他们对这些非常熟悉。在确定搭建的主题后,他们又商量建筑物搭建的位置。有时两座建筑物靠得太近,妨碍了别的小朋友的搭建活动,我会引导他们一同商议应该怎样处理,才能互不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让小朋友学会对建构游戏的合理布局。
2.创造材料是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建构方法与技能则是实现建构目标的核心
针对幼儿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幼师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幼儿掌握开展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幼儿年龄尚小,在缺少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只会停留在“摆弄”玩具的阶段,不会围绕构建目标开展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甚至会失去耐心,最终放弃建构互动。为了保障建构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师需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掌握建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如引导幼儿学习镂空、围合、叠高的技能;学习旋转门的搭建、楼顶的不同造型等。我还针对“不同形状的积木怎样拼搭出不同的造型”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探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大胆进行尝试,并把自己的创新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样即树立了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其他小朋友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学会了必要的技能。如三角形的积木,可以把直角边朝外围合成外高里低的圆形建筑物,也可以把直角边朝里靠在一起围成宝塔的形状。拱形积木可以拼成圆形也可以叠高搭成围墙,还可以把拱形积木竖起来口朝外,围拢成圆形的建筑物。总之,在搭建过程中,老师既要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技能,又要鼓励大胆进行创新。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在合作“碰撞”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高,已能够开展群体性的建构活动,共
同设计出结构复杂、造型多样的建构作品。针对大班儿童的学情,教师应充分利用儿童的合作意识,优化群体内部分工,提升他们的合作水平。教师可以在建构活动中留意不同孩子的表现,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应当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小朋友,针对动手能力弱或者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应当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和主动与同伴交流。
在共同合作完成构建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各有各的想法,在交流与沟通中,他们经常会“碰撞”出新的想法。如在搭建《美食街》的时候,要搭建的内容比较多,场地不够。于是有的小朋友提议可以把肯德基、麦当劳放在一起,把DQ、哈根达斯放在一起,这些是同类的,把房子搭成两层楼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些问题无形地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会使用辅助材料作为替代
在搭建过程中遇到材料不足时,我会提醒幼儿:“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呢?”这时小朋友就会想到用一些废旧材料。如他们用茶叶桶、薯片桶、易拉罐等做柱子,用包装盒作为房顶。他们还用卫生纸筒、绿色的卡纸做了许多大树、小草,用纸杯、纸盘做成小花,来装饰搭建的作品。在使用辅助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们便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掘日常用品的用途,进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优化建构游戏的空间布局、改变创造材料投放策略、加强游戏过程指导,才可以不断革新与升级班级的区域建构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孩子们懂得了分享与合作,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初步体会到完成目标的喜悦,实现了个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