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制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萌芽并逐渐建立,到了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制制度。称为《周礼》。
《周礼》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征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周礼在西周时期延续了二百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乐制度已经成为当时西周国内上至天王、诸侯、士大夫,下至平民都遵守的公共准则。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周天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仪,各诸侯也开始不听从天王号令,各自割据,互有征伐。自从平王东迁后,史称东周。东周的春秋时期,各诸侯之间的征战基本上不是以灭亡他国为目的,而是维护士大夫阶层普遍接受的礼乐制度的准则。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士兵均来自贵族阶层。诸侯最高统治者做战争动员,挑选来自贵族士兵,与交战的对手约定战争的地点和时间,双方准时来到约定的战场,两边各自排兵布阵,完成整列后各自冲锋厮杀。当时礼制规定: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准攻其不备;不得使用诈术;不追杀没有抵抗能力的士兵。春秋时期的战争,像是一场君子协定下的对决。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位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南侵燕国,使燕国动荡。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大旗,率齐军主力帮助燕国驱逐了山戎,燕国得以复国。随后他又平定了宋国内乱。
春秋时期的楚国不尊重周天王,擅自称王,且通过借道偷袭的方法灭掉了郑国。楚国的这个行为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恐慌和公愤。于是齐桓公召集了鲁、宋、陈、卫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征伐楚国。最终楚国迫于压力,答应遵守诸侯国本分,向周天王纳贡。
可见,齐桓公成为霸主,不仅仅依靠他所在的齐国强大军力。更是其他各诸侯国认为他能够匡扶正义,恢复礼制,维护了当时总体的社会秩序,所以才尊称他为霸主。
宋国第二十位统治者宋襄公时期,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重病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继位权相互争斗,桓公被困在临淄一处台地上病饿而死。本应继位的齐国太子逃到宋国。宋襄公召唤各诸侯派兵帮助齐太子回国继位。他率领了宋国、卫国、曹国、邾国四国军队带齐国太子征讨齐国。最终帮助了齐太子继位。
此事之后,宋襄公也希望成就霸业。但由于宋国国小民弱,宋襄公以霸主自居,引起了齐、楚等大国的不满。楚国又一次采用了伏兵袭击的方式扣留了参加会盟的宋襄公。后来经过一些辗转,宋襄公回到宋国后。派兵征伐支持楚王称霸的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于是宋襄公不得不回师迎击楚军,双方在泓水北岸相遇,爆发了著名的“泓水之战”。
宋国军队先完成了布阵,楚军正在渡河。宋襄公的哥哥目夷说,楚军比宋军多,劝宋襄公趁楚军半渡时发起进攻,定能取胜。宋襄公否决,称:此时发起进攻,怎么能称得上我们是仁义之师呢!楚军渡过泓水,阵列尚未成型,目夷此时再次劝宋襄公出击,宋襄公再次否决,要等楚军布阵完毕后与之进行公平对战。于是楚军布阵完毕,向宋军杀来,宋军兵少,大败,宋襄公也被射伤大腿,狼狈逃回。
泓水之战,把严格遵守周礼的宋襄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两次绝佳取胜的机会,不过他认为那都是攻其不备的不齿行径,断不可行。此战后,宋襄公也受到了一些诸侯国士大夫阶层的耻笑。这也标志着此时,周礼制度已经慢慢松动了,战争开始由讲究公平和过程,向追求结果转变。
周礼制度下的春秋早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战好棋盘上的推演一般。不注重谋略,凭的是勇气和道义上的制高点。不追求将对方赶尽杀绝,往往是为了使对方屈服或者遵从礼法,恢复各国公认的秩序。而霸主,更像是这群大大小小诸侯国的“班长”一样,有着一定的权威,代表着当时的行为准则。
随后出现并逐渐演化成为现在的中国象棋,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周礼思想指导下的争战模式。彼此等同排兵布阵,象棋里的“車”,好比当时的战车。战车可以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威力巨大,人马都要避其锋芒,否则就会丢掉性命。
象棋中的“兵(卒)”代表着阵前的死士,手持长戈,长枪等兵器对攻,誓死向前。
象棋中的“士”是双方大将身边的功夫高手,是将帅的贴身护卫,他们往往武艺高强,但规定了“士”只能在城内活动,不可出城,不可以利用功夫高手对方将帅采取斩首行动。
象棋中的“象”,代表了体型巨大的牲畜或者走兽。不过它们只能在本方区域内参与防守,不可越过界限参与进攻。体现出了不用猛兽冲击伤人的做法。
棋盘中间的“楚河汉界”,可以过河的棋子均是直接跨过,与其他方格的行走方式等同。但是,战场上,无论是鸿沟还是河流,穿越这里所消耗的时间都远远超出了平地上所用的时间。这种直接过河的思想,与宋襄公不会对楚军发动“半渡而击”的思想不谋而合。
不同点是,棋盘上的棋子是完全对等的,象棋主要比拼的是棋艺的高下,而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往往是这个国家拥有战车(車)的数量决定的。就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样的称呼。试想,如果象棋的一方只有两个車,而对方有六个車,这样的对垒,一眼就会分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