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15,继去年的土坑酸菜以后,今年又出现了腐烂的橄榄菜、调香的“泰国香米”、硼砂泡的黄金鲍和染色的海参,这一幕幕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本来消费者就已经消费消极,却还有许多的不良商家坑害消费者,不断地割韭菜,导致消费者对此气愤不已。
今年的.15晚会上再度曝光了很多黑幕,其中提到的一个更是印象深刻。今年的硼砂猪肉再次被拎了出来,但是很多读者对硼砂猪肉并不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仔细的了解一下。
什么是硼砂猪肉?
硼砂猪肉就是用硼砂处理过的猪肉,硼砂是一种无色结晶物质,通常用于化工行业,主要用途是保鲜防腐,但因为毒性很强,还有致癌性,因此被全世界各国严禁用于食品添加。
近些年,有关吃肉癌症的说法越来越多被提及。准确的说,是部分肉类里含有一类致癌物,长期吃会导致癌症发病率。
硼砂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据科学家研究,g左右的硼砂就可能导致婴幼儿的死亡,而成年人也会产生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中毒现象。
如果大量摄入硼砂,就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严重者可以直接致死。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断的摄入含有“硼砂”的食物,就会对身体的各个脏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影响人的生育功能。
怎么辨别猪肉是否加了硼砂?
我们在购买猪肉的时候,用手触摸一下猪肉,也可以在卫生纸上擦拭一下,如果发现呈现了灰白色,说明这种猪肉添加了硼砂,正常用的颜色应该是鲜红色或者淡红色。
触摸猪肉的表皮正常,猪肉的表皮不太顺滑,如果涂抹了硼砂猪肉的表皮不仅非常顺滑,而且会伴有粉末感。如果猪肉上面涂抹了硼砂会变成粉白色肉的,颜色会发深红色,对于这种猪肉,千万不要购买。
如何分辨硼砂食物?一定要及时止损
1.米面
因为硼砂也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在粉碎之后混入米面之中,是无法用肉眼来分辨的。不过加入硼砂的米面,和好的面团沾水之后,揉搓表面,手指上会出现白色的粉末状结晶,并且也能闻见碱的味道。
2.腐竹
腐竹加上硼砂,可以防霉变,柔韧性更好,煮多久不易烂,浸泡在水中时,会出现浑浊、水底沉淀物等现象,就可能加了硼砂。
.鲍鱼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有媒体以《海产品加工厂的“狠活”:硼砂泡出黄金鲍,海参边煮边上色》为题,报道了大连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使用违禁添加剂硼砂,浸泡黄金鲍、鲍片等海产品一事。
.15该曝光的黑幕:4种肉很恶心,可能有害还致癌
1.双氧水鸡爪
今年2月,浙江舟山消保委对即食凤爪进行了比较试验。实验结束后,相关部门发布了消费提示:不要买颜色太白的鸡爪,可能被双氧水泡过!那么,为什么要用双氧水浸泡鸡爪呢?
由于双氧水具有杀菌漂白的作用,即食凤爪本身更容易变质变色。此时,一些非法企业会用双氧水浸泡,浸泡后的凤爪保质期会延长,看起来又大又白。
2.硝烹制的熟食
硝是制作火药的原料,发现和使用硝制作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硝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破坏肉的纤维,再老的肉加入硝腌制后烹煮也会变得软烂如豆腐,因此使用硝烹制熟食在一些老菜谱中还能发现。
不过硝是有毒的,如果掌握不好用量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现在硝基本已经不允许在熟食加工中使用。
.甲醛浸泡的鱼肉
在菜市场就会发现一些菜摊上的鱼肉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都是新鲜的,这时就要注意是不是鱼肉已经被甲醛浸泡过了差不多。当鱼肉被甲醛浸泡过之后,就会保持表面的新鲜,而这种肉类在使用过程中却是很不营养、不健康的,对人体也不好。
4.散装肉馅
像一些管理不规范的菜市场或者市集里,散装肉类的原料就有点不清不楚了,有些会用卖不出去的边角料肉凑合在一起,制作成肉馅,或者是用冷冻猪肉,解冻之后再制作成肉馅。
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大型、有信誉的超市或肉类专业市场购买,以获得更有保障的肉品。同时,消费者应该注意肉的保存和加工方法,保证肉类的卫生和安全。
如果购买到了有质量问题的肉品,应该及时向商家或相关部门投诉和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买肉时怎么挑选,才不会被骗?记住4点很重要
1.看颜色
一块新鲜的健康的猪肉,瘦肉部分呈鲜红色,肥肉部分光亮,具备这两点说明是当天新鲜肉!如果表面有风干的迹象,或者有血水流出,这都不是当天。
2.用手摸
摸手感,新鲜的猪肉摸起来很干燥,捏的时候不会有水分流出;而劣质的猪肉或者是注水的猪肉,摸起来感觉水水的,轻轻挤压还会有水分流出。
.闻味道
健康猪肉的气味是正常的鲜肉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在液面,具有猪肉香气。而病死猪肉有血腥味、腐臭味以及其他异味,肉汤浑浊。
4.不买母猪肉
母猪肉不仅没营养价值,其口感还很差,肉质特别粗糙、又老又柴,还带有一股臭味,尤其是那些被用于繁殖后的母猪,是不能用于屠宰上市贩卖的。
这些母猪中会富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人体长时间食用的话,会造成贫血、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蛋黄等疾病,所以购买猪肉时,最好先闻一闻,千万别买到母猪肉。
食品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生活中入口的食物一定要多加警惕,尽可能去正规的商超购买,避免购买到问题食品。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天天都当成“15”,让消费者买着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