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上线了环保熊熊系列星杯,推出了可替代吸管的直饮杯盖和纸质吸管。
去年,星巴克就曾表示,将从今年开始在日本门店弃用塑料吸管,改用纸质吸管,预计其在日本的家门店每年将减少使用2亿个一次性塑料吸管。
编辑
中国每周就有4亿份外卖垃圾的产生
近两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迅速,仅年上半年,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由外卖所产生的垃圾,每周至少4亿份。也就是说,每周至少有4亿只一次性打包盒与塑料袋及一次性餐具被废弃。
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年。每年约有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塑料倾倒量大致占到1/3,位居全世界第一。若算起一次性餐盒的废弃,每天使用的餐盒摞起来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了。
我国每天产生的外卖垃圾约吨,一年就是12万吨。由于回收利用渠道不畅,这些垃圾最终大多以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置,不仅加重了城市管理负担,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仅仅是外卖就有如此可怕的数据,再加上一些在门店打包的一次性餐具,所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纸质吸管能否全面代替塑料吸管?
星巴克曾宣布,想要在年之前淘汰掉塑料吸管。大多数的吸管都是由塑料制成的,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如果不回收,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
此前星巴克就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经推出过纸质吸管,但是评价并不是很好。刚开始对于用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的使用,大部分消费者是喜闻乐见的,因为环保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在尝试过纸质吸管之后,吐槽却比好评多的多。
编辑
因为纸质材料的限制,在消费者使用饮品时,吸管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软,有消费者表示,配上纸吸管,感觉就像在吃纸。
此前麦当劳宣布在英国与爱尔兰的餐厅全面使用“可回收”吸管,就曾被网友吐槽“像用卷筒卫生纸的芯喝饮料”,并且最后承认由于厚度的原因,推出的“环保”吸管尚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一般垃圾,通过燃烧处理。
编辑
真正想实现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告别一次性餐具,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虽然纸质吸管还有提升空间,但告别一次性餐具已是刻不容缓。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或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的,旅馆经营单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经相关部门责令整改而不改正的,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比此前的上海高了元。
环境保护已逐渐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来,虽然很多人再开始无法适应,但新的尝试与改变已经来临。
在环保方面,像日本、韩国等国家早早开始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更是详尽到可怕。所以,他们干脆推出可以吃的餐具。
日本爱知县一家叫丸繁制果的公司,其原本是一家生产冰淇淋甜筒为主的公司,也就50个员工的小厂。但是自从年脑洞大开开始研发了食用餐具以后销量猛增十几倍。
他们最初生产是一种可食用的托盘,主要用于户外活动中盛装食物。后来又推出以灯芯草为原料的可食用的筷子,在使用时和正常筷子没什么区别,吃完饭却可以当饼干一样吃掉。他们对环保食物餐具流程也相当的讲究,其制作工艺保证了餐具长时间的防水能力,哪怕带有汤汁的餐品也可以使用。
中国也已经开始进行迅速的转变,如很多商家将外卖打包盒由塑料变为纸质打包盒,纸质吸管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缺点,但肯迈出第一步就足够得到肯定。
对于环保,每一个细节都是大事。环保餐具所跨出的第一步骤然困难,但消费者已经开始理解并支持这种“不成功”的尝试。当整个社会开始行动,迟早环保餐具将代替无法分解的塑料餐具成为大势。
总结
在疫情时期,当餐饮企业的“绿色”形象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也会以正能量的形象被消费者认可。
环保餐具只是环保路上的一个小点,对于餐饮人来说,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借鉴经验,顺应改变,积极应对,才是餐饮人应该做的事。
-今日互动-
如何看待餐饮环保?
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