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儿难养”,真的,养了孩子之后才知道,比养只哈士奇还让人“上头”!
孩子静悄悄,一定在作妖,他们好像从来不缺精力,也有很多坏点子,分分钟给你制造各种不同程度的“惊喜”和“刺激”。
孩子除了不像哈士奇那样嗷嗷嗷,导致你被邻居投诉,其他的哈士奇能做到的他绝对可以做得更优秀,哈士奇做不到的他也可以给你露两手,这就是人类幼崽。
盘点宝妈们晒出的“熊孩子”瞬间:1)
这不,视频上看到地板上一坨坨碎发的妈妈,顺着“作案痕迹”找,最终在卧室的镜子面前找到了正在给自己设计发型的儿子。
只见孩子满脸高兴,手还不停地忙活着,看到妈妈来了,小眼睛里放射出兴奋的光芒,仿佛在说:“妈妈你我看帅吗?”
估计妈妈在想:打孩子是直接上手好,还是用鞋底好。
2)
孩子在爬爬垫上玩会儿,妈妈只是上个厕所、洗个奶瓶的功夫,回来就发现刚买的护垫被孩子撕开,整整齐齐地粘在爬爬垫上。
对上妈妈的眼神,这货还开心地炫耀:“妈妈,你看我把你的尿不湿晾起来了,一会儿干了就可以穿了。”坐等表扬的样子欠揍又刺眼。
3)
我家孩子这回是真应了“会打酱油了”这句话,一眼没看到,他就把酱油倒得头上、脸上和地上到处都是。
我看到他时,他还一脸疑惑,写满了“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酱油先动的手。”
4)
给孩子煮了个面条的功夫,差点没吓死,看到孩子脸上嘴上都是血,医院,跑到屋门口才看到他手里攥着的口红。
宝妈当时的分享是:吓得连打他的心情都没有了,口红什么的也都不重要了。
5)
早上醒来就发现胳膊上被划了满满的笔印子,脖子上也是,导致我当天请假在家洗澡洗了半天。
孩子好奇心重的阶段麻烦多多,但要利用好
其实现实中被气得高血压的家长更是比比皆是,把护肤品全部倒进马桶的、把卫生纸撕碎泡进杯子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也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表现,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不能做的,甚至连危险也无法识别。
因此,这个阶段需要父母多加 一组“熊孩子作妖”图片走红,网友笑翻: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而不希望孩子太闹腾、上蹿下跳。近段时间孩子延迟上学,在家里早就憋坏了,不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就是整天缠着父母陪他们玩。但如果平常闹腾得不行的孩子,突然安安静静地呆着,不去打扰父母。父母可别高兴太早,孩子可能是悄悄地在“作妖”。
熊孩子“作妖”有多厉害?
一组“熊孩子作妖”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不少家长看了之后深有同感,正应了那句话“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
在第一张图片里,一个小男孩坐在沙发上,因为没人陪他玩太无聊,正一张一张地把抽纸扯出来玩。孩子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正疑惑自家孩子怎会如此安静,出来看到孩子身边堆了一大摞白纸,顿时哭笑不得。
第二张图片,则是很多宝妈都遇到过的,熊孩子趁着妈妈不在家,偷偷用妈妈的化妆品,用口红把嘴巴抹成“血盆大口”,用眼影把自己的眼睛涂成“熊猫眼”等等。
当然,有时候爸爸的剃须刀也不能幸免于难,被孩子偷偷拿去玩,不小心剃秃了头发或者眉毛。网友看了笑翻:“妈妈3天没打了吧!”
然而第三张图片里“熊孩子”作妖的程度,妈妈内心是崩溃的。当孩子说她会安安静静呆在家里,不给陌生人开门,于是妈妈就安心去上班了。结果回到家一看,女儿低头地蹲在洗衣机前,还炫耀似地伸手给妈妈看。
孩子是在帮妈妈洗衣服吗?不,她把妈妈的化妆品都给洗了!宝妈在朋友圈晒出一地被孩子洗干净的化妆品盒子,欲哭无泪:“我是该夸呢,还是该打呢?”
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捣乱行为?
父母要明白,孩子天性爱玩爱闹,这样的孩子才是健康的正常的,父母一味束缚孩子,这不许干那不许做,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对于孩子的捣蛋行为,父母先要区分孩子的行为目的,即有的孩子是故意捣蛋,而有的孩子是好心办坏事。
孩子故意捣蛋也分有很多种原因,比如玩纸巾的那个孩子,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故意捣蛋来吸引妈妈的注意。所以有时候孩子故意捣蛋惹父母生气,其实是他想要获得你的 而偷偷玩妈妈化妆品的孩子,其实也是因为小孩子好奇心旺盛,什么都想着试一试。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但对于一些有危险的事情,父母还是尽量制止孩子去做。
而小孩子的能力较弱,有时候他们不是故意捣蛋,而是想要帮助父母,但是常常把事情搞砸了,正如那个洗了妈妈化妆品的孩子,本意其实是想帮妈妈做家务。这时候,父母先要了解前因后果,避免伤害了孩子的一片心意,还打击了孩子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