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生也无法悟出的道理,在这里平实朴

天水围拂晓之时,悠悠原野,浅浅作序,重重楼宇,万物初醒。吃过早饭,贵姐开始出门,她在一家超市上班,每天负责将水果从仓库里搬出来,然后摆上货架,工作繁重单一,但依旧敬业乐业。那些年,丈夫走得早,她默默扛起整个家,一把屎一把尿将儿子张家安养大。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此时正值暑假,家安刚刚参加完中考,正在等放榜。家里很无聊,除睡懒觉外,只有看电视,看着看着,又睡了过去,等到日头渐斜才从沙发上起来刷牙洗漱。

五点多,是贵姐的下班时间,这里是超市,正好鸡蛋和卫生纸正在打折。回到家,家安明显不太懂事,母子俩擦身而过,没有交流,生活已经程式化。晚饭很朴素,一个素菜,一个鸡蛋羹,这样的粗茶淡饭,却吃得有滋有味。贵姐问,今天买报纸没。家安答道,没有呀,都没出去。说完,各自吃着碗里的饭。收拾好厨房后,贵姐又开始晾洗的衣服,这就是母子俩的一天,也是平淡无奇的一天。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不久后,家安的外婆做寿,贵姐和家安先到,分开坐着,与外婆保持着距离。难得三代同堂,但儿女们只顾着打麻将,身为主角的外婆被晾在一旁,她明显有些不高兴,不断催促着开饭。这时,弟媳肚子疼,便让贵姐顶一会儿,如今两个弟弟都混得不错,住在高档社区,说有空让家安过来玩,贵姐笑着婉拒,他很懒的,不会去的。此时家安正坐在角落,表弟表妹玩着扑克聊着天,他没有参与,也没有搭话。赢了钱,贵姐就放到弟媳的抽屉里,输了钱,却用自己的钱付,弟媳过意不去,执意要还给她,贵姐连忙摆手示意不要啦。见状,弟弟也说,算啦,都是自家的姐姐。华灯闪烁,贵姐没让开车的弟弟们送,即便弟弟们都发了财,自己还住在破公寓里,但她从未想过要依靠他们。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休假日,贵姐依旧起得很早,买早饭,看电视,做家务,生活平平淡淡,时光清清静静。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一位笑容可掬的阿婆问这里是不是在招人,贵姐连忙叫来经理,阿婆姓梁,以前有过卖菜的经验,超市正缺人,教她如何使用电子秤后,便成为这里的一名员工。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梁婆婆刚搬来天水围不久,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回家,做什么事,都是自己一个人,连晚饭都是一个菜碗白米饭。吃完饭后,天色还早,她一个人撑着手臂发呆,就这样坐等天黑。这天,贵姐和梁婆婆在电梯边偶遇,原来两人住在同一栋楼。贵姐主动跟她打招呼,但梁婆婆的态度不冷不热,大概是孤独太久,已养成刺猬的外壳。

周末,家里太无聊,家安便来到同学家玩,几个同学正在打麻将、玩游戏。聊天中,听说班里要组织谢师宴,安安不太感兴趣,说又闷又无聊,还要花钱。听罢,同学调侃道:“也对哈,徐老师又不去,没人跟你聊天,老实说,你和徐老师是不是有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家安没有说话,只顾着玩游戏。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贵姐在超市买菜时,再次遇到梁婆婆,她正为买油发愁,买三瓶有优惠,但吃不完,买一瓶又贵三块。贵姐提议我们合买吧,你一瓶,我两瓶。随后,贵姐去结账,并取下一瓶油递给梁婆婆,对方执意要给她钱,贵姐没有收,大方地说不用了,拿回去吧。

周六,家安和同学去参加爱恨家庭的团契,主持人让大家先做自我介绍,并说一个家人对自己最常用的呢称。别的孩子,都有爱称,比如小婷、基仔。唯独张家安没有,他说:“我叫张家安,妈妈一直都叫我张家安。”随后,主持人给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示与家人的亲疏关系。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比如说,你是树干,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姨妈姑姑是树枝,树枝的长短,则代表你和他们的亲疏程度。在家安的大树上,只有妈妈一人,刚好在正中心,不远不近。接着,主持人开始提问:“当妈妈催你做功课、多穿衣服、早点回家、少打电话时,你会怎么回答。”同学们的答案虽五花八门,但都很常见,唯独家安,只有毫无情绪波动的四个哦。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活动结束后,教会为大家提供了食物,但家安没有去拿,随后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并说到父母的工作,当得知家安是单亲家庭,妈妈在超市上班时,主持人感慨道:“那你妈妈岂不是很辛苦,下班后还要回家给你做饭。”家安连连摇头,说不是啊。因为在他的印象里,从没听妈妈喊过辛苦,抱怨过什么,她就是个普通人,很普通的那种。

回家后,贵姐忙着做饭,便叫家安收衣服,他从床上爬起来,回答一个哦。晚饭依旧很朴实,顿顿都有鸡蛋。贵姐端着碗,责备他今天又没买报纸,出去都不买。家安说:“我去参加团契嘛,很闷,都是些无聊的话题。”贵姐试探地问道:“那你去找徐老师聊聊,她漂不漂亮。”家安抬起头看了妈妈一眼,没有答话。

从团契那天后,家安发生微妙的变化,试着开始自己叠衣服,虽然做得不够成熟,然后下楼去买报纸。为一个人的夜晚太无聊,梁婆婆决定买台电视解解闷,不过,电视很贵,送货还要另收70块。正当她犹豫不决的时候,贵姐刚好从门口路过,得知来龙去脉后,她一个电话将家安从楼上叫下来,将电视送到梁婆婆家里,还给她调试好频道。就算是刺猬这般的人,也融化了防备,她执意要留下母子俩喝杯茶再走。但厨房的灯管坏了很久,一个老人没法换,每次进厨房都要用手电筒,见状,贵姐又喊家安,当厨房再次被照亮梁婆婆的心也跟着亮了起来。深夜梁婆婆找出那包珍藏已久的冬菇。并撕掉上面的价格标签,欠的人情,总是要还的。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回到家里,贵姐发现家里买的报纸没有纸巾,贵姐问:“你是不是在楼下那家很小气的报摊买的,为什么不多走几步路,就前面那个报摊,不仅送纸巾,还送塑料袋。”家安没有说话,正忙着研究怎么开榴莲。贵姐只好放下报纸,手把手教儿子怎么切开它,然后把最大一块给家安。

第二天,余月、朝霞、天水。家安刚买完送纸巾的报纸回来,就接到舅妈的电话,原来是外婆生病住院,他骑着单车穿过大街小巷来到妈妈工作的超市。贵姐嘟囔道,怎么又进去了,我现在要上班,没空去看她。医院,家安遇到表姐阿怡,外婆没什么大碍,只是说自己有些气不顺,呼不过气。刚见面,医院的饭菜难吃,有股药水的味道。阿怡为哄老人开心,便答应给她煮燕富粥,而家安就坐在一旁,细细听着,没有插话。

下班后,梁婆婆突然找到贵姐,执意要将那包冬菇送给她,作为上次搬电视的感谢。贵姐万般推辞,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但架不住老人的坚持,最后只得收下。吃晚饭时,家安问妈妈:“明天去不去看外婆,舅舅、舅妈都去了。”贵姐说:“不去了,医院能干什么,她一个月住几次,我哪有空。”

第二天,梁婆突然问起放榜的事,原来她在沙田有一个外孙,也是刚刚参加完中考,因为太久没联系,不知道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学坏,要是有小安那么乖就好了。贵姐劝她不用担心,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如果考不上,那就出来打工咯。这次谈话,勾起梁婆婆对外孙的思念,夜晚她翻开电话本,鼓起勇气拨通“是罗太太吗,我是罗先生以前的岳母呀,我想找小杰(外孙)。”罗太太说:“小杰不在家,去做暑假工,他爸爸在上夜班,不方便接听。”人活于世,靠的是念想,梁婆婆的女儿几年前去世,女婿带着孩子已经再婚,如今,外孙是她活着的唯一念想,但现在她成外人了。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医院里,家安带来一盅燕窝粥,说是大舅妈煮的。外婆只吃了一口,突然对家安说道:“你妈这个人啊,整天傻乎乎的,只知道做饭,14岁到纱厂做工,住的是烂板房,挣的钱,全用来供你大舅二舅念书,一直到结了婚,还时不时拿钱回来,你爸爸也傻,还把自己那份也贴进去。”在那一张张布满时光刻痕的照片里,贵姐眼神坚毅乐观,脸庞总是挂着笑,不抱怨,不计较,用那双稚嫩的手,默默撑起整个家的希望。想到这里,外婆一脸心疼,女儿用自己的悲苦前半生,换来弟弟们现在的富足生活,而后半生,又经历与丈夫的生死离别,留下她独自一人抚养年幼的家安,如今,本该是弟弟们报恩的时候,但依贵姐的脾气,宁愿吃着朴素的饭一菜,也不愿搬到弟弟的别墅里。外婆低着头,吃着贵姐做的粥,那一声感谢,始终没有说出口,但心里满满的愧疚。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晚饭不同以往,这次有冬菇,家安很爱吃贵姐给他来了一块,家安很自然地说了一句谢谢。这是第一次,贵姐一愣,看着不知何时开始懂事的儿子,满脸甜蜜。吃完饭,家安无意间找到父亲遗留下来的牛仔裤,父亲生前很瘦,穿的裤子很窄,家安也不能穿,妈妈便说丢掉吧。随后,贵姐下楼扔垃圾,将裤子也一起丢进去,刚要离开,忽又停下,将裤子叠好放在垃圾桶盖子上不舍得离开,恍惚地看着,那一刻,悲伤的记忆被打捞起。那是丈夫出殡的那天,她躲在卫生间痛哭流涕,有时候思念就像锋利的刀,划开平淡生活建立的厚壳,露出缕缕悲伤的心底。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不久后,贵姐带着家安参加亲戚的葬礼,弟弟们到来前,她已经自掏腰包买好花圈。弟弟们大手一挥,那买好就上去吧,这些小钱,是给姐姐的面子,是不分你我的亲昵。葬礼上贵姐跟表姐坐到一起聊天,并问起表姐夫最近怎么样。表姐长叹一口气,他还不是那样,现在连养老院都不肯收他,害怕有一天,他突然从楼上跳下去。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葬礼结束,已是深夜,弟弟们劝姐姐不要回家做饭了,不如出去吃吧。他们知道,姐姐要强,送钱送东西肯定不收,所以每次都抓住机会请她吃顿好的。和弟弟们吃完饭回来,贵姐向家安聊起表姐夫跳楼,女儿是律师,儿子是会计。两人一个月挣十几万,他还整天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干脆一死百了,不知道是不是赌输了。

梁婆婆思虑许久,决定去沙田看外孙,贵姐害怕她迷路说陪她一起去,梁婆婆没有客气,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关系早已亦友亦半个亲人。买菜时,贵姐总是买鸡蛋,她说:“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好菜吃,而鸡蛋就不同,可以炒虾仁、炒叉烧,即方便又不贵。”

中秋临近,弟弟一家打来电话,邀请母子俩去他家过节。贵姐婉言谢绝,说自己这周要陪同事去沙田,不过还是拜托他们帮忙买三张月饼券。与此同时,一贯节省的梁婆婆走进金店,很舍得地买了一大堆首饰,想着明天就要见到外孙,她心潮澎湃,一夜未眠。

天刚放亮,两人坐车前往沙田,女婿在餐厅订好位置,但外孙忙着做暑假工,没有来。寒暄过后,梁婆婆拿出毕生积蓄买的首饰,虽然话里话外是想为外孙做点什么,但更希望有人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毕竟,她实在无人可托。女婿没有收。他说现年太大很小气,我也很困难,只能养现在的岳母,说完,就匆匆地离开。生已无所图,死亦无可悲,回程路上,梁婆婆万念俱灰,只剩一具躯壳,她拿出之前给母子俩准备的金首饰,以及女婿不要的,也一并送给贵姐。贵姐二话没说,塞进自己的包里,贵姐说:“我先帮你保管,等你日后有用钱的地方,我都帮你办妥。”外之意是承诺会料理她的后事,让她的心灵还有所依靠。梁婆婆哽咽的说道:“我以后做鬼也要保佑你和小安。”听罢,贵姐挽住她的手臂。梁婆婆没有哭,但贵姐却哭了,她终干明白家安的外婆为什么经常闹住院,表姐夫为什么要跳楼,他们别无所求,只不过是想忙碌的女儿抽空多关心关心自己。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那天,医院,母亲突然提起姨婆走丢几十年的大女儿,几个星期前找回来了,但有什么用,连妈妈的名字都不记得了,最后不习惯,还不是回到养父母那边。母亲感慨道:“做人真是难啊。”有多难呢?贵姐削着苹果,淡淡的反问道。

从医院回来后,家安居然主动拖地,贵姐笑着说不用拖,用布擦接就行了,母子俩的话多了起来,笑脸也更多了。这时,弟弟前来送之前约定的三张月饼券,贵姐留他吃饭,他说约了人了,其实是不想麻烦姐姐。正好,家安要下去买咸蛋,便陪着大舅一起下楼。走廊里,大舅问他:“成绩怎么样,能不能升高中,考不上没关系,我供你去国外念书,钱的事,我和你小舅来负责。”家安说:“不用,现在到处都是学校,大不了就出来做工。”原来,他和妈妈的性格一样,一切都只想靠自己。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在超市里,家安偶然遇见徐老师,这是除妈妈外,唯一能读懂自己敏感而柔软的内心世界的女人。徐老师称赞他很成熟,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还邀请他来辅导处帮忙。家安认为:“没事发生,就没有情绪咯。”徐老师说:“人的一生怎么会没事发生呢,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有的人不把考试当回事,有的人为考试跳楼,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待。”

中秋节那天,贵姐给母亲送去月饼,接着打电话说自己不过去了。随后,和梁婆婆出去买菜,听说家安喜欢吃各菇和榴莲,她们窗了很多小摊。而家安回学校参加教师活动日,并去辅导处报道。傍晚之际,余晖落入厨房。梁婆婆一边择菜,一边抱怨学校怎么回事,怎么小安还不回来吃饭。一方小桌,相互牵扶,用温柔将房间点亮,抹笑容,如流水,绵绵潺潺。

图片来源于《天水围的日与夜》

窗外,万家灯火,人们聚在草坪,点花灯挂灯笼。晚风,月光,轻柔拂过心坎;粗茶,淡饭,平平淡淡才是真。

《天水围的日与夜》由许鞍华执导,上映于年。导演曾说,最悲惨的人生不过如此,最幸福的人生也不过如此,纵然它千万般,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天水围,一个几十万底层劳工聚集的社区,有人活得郁郁寡欢,有人活得愁眉苦脸,有人潦草,有人马虎。唯独这位母亲,在天水围那么多铁轨和道路里,在四面八方的拥堵中,保持着对底层生活的坦然顺命,做人的知足常乐,为人的尊严和善良,活得从容,不疾不徐,再多苦难也放得下。我们环顾四周,人头攒动,每个人都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每个家,都有阴晴圆缺的时刻。在时间这条长河里,无论你站在何处,是彼岸,还是中心,它都会带走你的悲,你的欢,烦恼的,悲伤的,难以忘记的。慢慢地,再回首,才懂得这是人生的真滋味,不用调味料,不用解构,不必明示,我轻尝一口,便已了然。生活里,有的人将平凡当苦难,有的人将平凡当幸福,无论你是哪一种,我更喜欢后者。在那间暖黄的屋子里,在那个小方桌旁,有朴素的一蔬一饭,有我爱的人,爱我的人,我们没有说话,却吃得津津有味,偶尔抬起头,相视一笑,那做人,又有几难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喜欢的可以点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